第265章 收尾(加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北面的戰場也結束了!”
清河大營中,王景隨手把偏師送過來的軍報扔到旁邊,神色淡淡,沒有任何的意外和喜悅。
因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如果張歸霸被敵軍擊敗,這才會讓王景震驚。
步騭笑道:“看來張歸霸已經知道了王上派人督促的用意!張歸霸若是不再保留,以後或許也能坐鎮一方!”
此時大營內。
除了王景、步騭之外,還有朱武、範因寥寥幾人。
至於張璘、羊侃、費聚等人,都在外面忙碌,或是收押俘虜,或是清掃周圍荒野中的敗兵。
“坐鎮一方還早!如果張歸霸不改變觀念,以後坐鎮一方必然會插手政事,把自己當成晚唐時候的節度使!
王景微微搖頭。
當君主也不容易,很多時候都需要不斷的思索,要防微杜漸,在使用臣子的同時,還要有所保留。
步騭笑了笑,沒有接話。
這種事情是君主需要考慮的東西,他最多在一旁提醒一二,但不可能幫君主做決定。
和眾人說了一陣後。
王景突然說道:“你們說,本王要不要把大軍的根基遷到清河?”
步騭、朱武兩人面色微動。
步騭當即說道:“王上此意,是想以清河為中心,向南擴張?”
“不錯!清河乃是淮河、運河交匯之地,西通洪澤,北連徐淮,東流大海,南貫長江,以此為基,可以依託水師向四方擴充套件!”
“尤其是向南,可以順水而下,對攻佔高郵、揚州有著極大的優勢!”
王景也沒有賣關子,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
原本淮軍的戰略,是把楊行密作為假想敵,準備先鞏固根基,梳理內政,等積累到了足夠的實力後,再水陸並進,併力向東。
只是王景和淮軍的眾多文武,都沒有想到楊吳敗的這麼快。
只能說。
楊行密保持了自己的傳統,面對騎兵屢戰屢敗。在軍略上太拉跨了。
滅了楊吳和侯景、龐師古後,淮河以北,運河以東的大片地域,都成了王景的囊中之物。
這片地域在明清時期,屬於淮安府。
王景所得到的地盤,在源世界中堪比一省,相當於整個明清時南直隸的面積。
如此廣闊的疆土,自然不可能只有王景麾下的四百萬丁口,此時王景只掌握了泗洪,淮安的大片疆土中還有大量隱藏起來的百姓。
歷史上億萬生靈降臨,淮安府至少至少也有上千萬百姓。可能是因為侯景、龐師古和楊行密的名聲不好。
三個勢力只收攏了不到兩百萬人。
還有絕大部分的百姓位於沭陽以東的大片區域。
若是把這片疆土好好治理,讓所有百姓都登記造冊,潛力甚至會超過泗洪。
有這樣的潛力,王景自然不會放過。
等這片疆土開發完成,就能源源不斷的為王景提供大量的糧草兵卒,還有大量的海鹽……
當然這都是以後的事情。
這些事情交給麾下的文官處理即可,王景關注的要點,是攻滅楊行密之後淮軍所面臨的戰略形勢。
在地盤猛然擴張後,淮軍北面分別是邳州的南燕,以及宿遷附近的大小勢力,這片地方比較混亂,還是徐州的外圍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