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五十萬(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開芳想到這個數字,心中就有些震動。
這可是常備的戰兵, 沒有算上衛所軍和地方治安民兵啊。
歷史上全盛時期的王朝, 保持的戰兵也不過這個數字,淮軍七府的百姓, 經過這些天的計算, 差不多有四百三十餘萬。
以四百三十多萬的百姓, 保持五十萬戰兵……堪比秦國五百多萬百姓卻有六十萬大軍的比例。
窮兵黷武, 便是最好的形容。
也就是淮軍糧草豐厚,可以供養起這麼龐大的軍隊。
李開芳也知道王上大肆擴軍的原因。
淮軍下一步的目標,便是向南擴張,南面的首要強敵便是佔據了揚州、高郵的楊廣,楊廣有百姓一千多萬,大軍五六十萬。
想要將之擊敗,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可不行。
並且,如果擊敗楊廣,張士誠、宇文化及、北府軍三方就會成為淮軍馬上要面臨的敵人。
淮軍若是隻有三十萬或者四十萬大軍,在擊敗楊廣兵鋒已鈍的情況下,同時對上三方諸侯,肯定會落於下風。
避免這種情況的最好辦法。
便是淮軍在南下之前,就先擴張足夠多的兵卒。
擴軍備戰。
擴軍把戰兵一下子擴張到了五十萬,而備戰便是準備各種各樣的物資,如兵器、甲冑、弓弩、軍衣、軍靴、藥材……
李開芳在訓練士卒的時候。
兵部的各個官吏也在忙著準備物資。
營造司被直接拆分,其中負責修建道路的工匠勞工被轉到了路政司。
負責修築城牆宮殿的工匠,被分為城建司。另外原本負責製作軍衣、軍靴的部門直接被剝離,讓泗洪那些世家豪強和商人組建紡織鋪承接……
軍隊擴張的連鎖反應。
讓政務省、樞密省的幾個中樞部門都發生了改變。
不過新成立的路政司和城建司,並沒有成為直屬中樞的十三司之一,而是到了工部名下。
剩下的營造司工匠,分為兵器院、甲冑院、雲車院、弓弩院、器械院五大分支。
經過調整後的部門,各自專精一項。
再次招募了大量的工匠,源源不斷的兵器、甲冑被製作出來。
原本的營造司主事趙建國,則升任工部侍郎,兼營造司的主事,他的任務已經不再是建造城池、宮殿。
他成了督造的監工和負責研發的工程師,例如雲車的改進。神臂弓的調整……
在他手中,以靈石為能源製作的雲車不斷的改進,靈氣的利用率不斷上升, 原本只能堅持一個月的就會耗盡靈氣的靈石,現在已經能堅持兩個多月了。
他甚至在研究, 如何利用靈石打造出戰場上不需要戰馬就能橫衝直撞的戰車。
整個淮軍上下。
上到中樞的官吏, 下到底層的兵卒、百姓, 都在熱火朝天的忙碌。
每一天都有不小的改變。
這些改變,被幾個諸侯派來的探子看在眼中。
他們雖然看不到軍中新兵的訓練,但透過各種渠道,知道了淮軍擴軍的數量,以及民間百姓的不斷變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