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可用啊!”

王景被眾人簇擁著一路從街道上路過,兩側的百姓在看到精氣旺盛、氣勢森嚴的大隊騎兵後,並沒有害怕,而是無比的振奮激動。

民間有句俗語,叫做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大軍過境,兵過如洗。

但凡是發生戰火,無論是官兵還是亂兵,在相互廝殺的同時都免不了少啥搶掠,禍害百姓。

這給百姓留下了很深的負面印象。

歷史上軍紀稍微好一點的官兵,都能被百姓稱之為王師了,像是岳家軍那種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軍隊,數千年的歷史上也不超過幾例。

禍害百姓,殺良冒功,這才是官兵常見的姿態。

而王景在起家的時候,就對軍記十分的看重,再加上他有充足的糧草做保證,麾下計程車卒不需要搶劫擄掠也能過的很好。

所以淮軍的軍紀雖說無法和傳說中的岳家軍相比,但絕對比尋常的軍隊高出幾個檔次。

在這種情況下還想著禍害百姓的淮軍士卒,基本上都是原本孫儒的淮南軍等習慣殺戮,性格暴戾的悍卒。

在整編這些兵馬的時候,王景已經先篩選過一次,把很多作惡多端的將校盡數斬殺,但不免留下了一些隱患。

在淮軍訓練和出征的時候,有數百士卒冒犯軍法,然後被軍法官直接擒拿。

先示眾,然後盡數斬首。

淮軍和不是晚唐時期的節度使,也容不得那些桀驁牙兵。

百姓都有著自己的眼睛,他們能看出來淮軍和其他軍隊的區別,所以他們對淮軍和王景的擁護程度,都在不斷上升。

如果民心也能用資料來觀察到……那王景眼前肯定會出現民心加十的連續字元。

“五河以及剛拿下的淮東之地,要儘快的清點丁口,登記造冊,準備分置府縣,咱們要快速凝聚民心,如此才能鞏固疆土,為以後的擴張做準備!”

王景看了街道上熱烈歡迎的百姓後,轉過頭對沈翼吩咐道。

“臣一定儘快,不過,六部十三司卻少足夠的官吏,尤其是淮東之地,土地極廣,若是分置府縣,足以設定二三十個縣,合格的縣令和六曹官吏嚴重缺乏……”

沈翼先是答應,然後又微微皺眉。

“先生可有應對之策?”

王景當然知道這種情況,現在淮王府中樞的三省六部十三司都還沒有填充完整,很多部門都是編制空懸,缺乏官吏。

還有地方上的官員,此時只有泗洪附近的縣城編制齊全,像五河這種拿下沒多久的地盤,都處於缺編狀態。

沈翼說道:“臣以為底層的村長、巡檢等官吏,可以用戰場上受傷的什長、隊正充任,不用把所有因傷退役計程車卒都放到衛所中練兵……”

“至於縣令和六曹官吏,需要識字的讀書人充任,臣建議王上舉行科舉!”

科舉!

自從隋唐時期出現後,便一直貫穿了以後的歷史,無論什麼王朝,什麼年代,科舉授官都是入仕的堂皇大道。

王景也知道舉行科舉可以迅速的選拔人才,把中樞和地方的官吏編制補充完整。

但他一直沒有鬆口。

因為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直接進行科舉,出頭的只會是那些世家豪族的子弟,底層出身甚至百姓出身的人才,根本無法出頭。

幾次科舉下來,淮軍中樞和地方上下,就會形成鄉紳豪族的根基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