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有的時候,君主為子孫後代而殺功臣的手段太狠辣,肯定會有後患。

胡惟庸在史書上名聲不怎麼樣,但沒有人能否認他的能力,只論精明強幹,治政手段,能和歷史上的頂尖文臣一較高下。

唯一的缺點便是過於喜歡權勢。

跟在胡惟庸旁邊的兩個男子,則是大明開國功臣中的費聚、陸仲亨。

其中費聚便是五河人。

歷史上他很早就追隨朱元璋打天下,是明太祖心腹,後來開國的時候位列功臣第十八,為大明王朝的建立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只不過淮西武將自持和朱元璋是同鄉,並且南征北戰立下功勞眾多,多少有些跋扈和居功自傲。

平時還以鄉黨相互聯絡,勢力盤根錯節,引起了朱元璋的極度警惕和不滿。

李善長和胡惟庸先後成為淮西武將的代言人,最後都被朱元璋掀起大案斬殺。

說他們死的冤枉吧,這些武將居功自傲,脾氣暴躁,動輒欺壓良善,還結黨營私,朱元璋殺他們,這些人的確是罪有應得。

但朱元璋的手段太狠,根本不給這些老鄉和一起打天下的夥伴一點情面。

動輒斬首誅殺,還牽連家眷、誅殺三族。

這些武將可沒有源世界後世開國偉人的情操,他們追隨朱元璋,可不是真的有廓清天下,清掃胡腥的偉大志向。

他們為的是建功立業,封妻廕子,追求的便是權勢和榮華富貴。

如果沒有追隨朱元璋,他們憑著自己的能力在家鄉至少能當個土豪,追隨朱元璋打天下,成功得到了權勢富貴,最後卻三族盡滅……

他們要是知道自己的結局,但凡是腦子正常一些的人,都會後悔投奔朱元璋。

沒別的原因,他們都不想家破人亡,妻女受到凌辱。

在歷史上無數生靈降臨神州大陸後。等於給了這些人一個重來的機會。

這一次,大明王朝的開國元勳,有大部分都不可能再投入到明軍麾下了。

他們和明軍已經產生了不可磨滅的隔閡。

即便是朱元璋降臨,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這裡不是源世界,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但凡是有一身本領,走到那都可以身居高位,不必和明軍多掰扯。

“你說的不錯,不過我已經打探清楚了,鎮南將軍為人寬厚,知人善任,除了規矩多一些之外,沒有其他的缺陷!”

胡惟庸說道。

他們三人前段時間都在五河附近安身,在看到符融被泗洪軍擊敗後,他們跟隨著一些被遷移的百姓來到泗洪。

胡惟庸的心思多一些,在趕路的時候就不斷的打探訊息。

來到城內後,他又在街道上不斷的觀察。打聽王景的名聲和為人。

在民間,王景的聲望極高。

並且王景治政和治軍的手段,都是寬嚴相濟,除了攻佔泗洪和擊潰孫儒等勢力時,斬殺一些為惡的驕兵悍將和胡人高層之外。

從未聽說過有大規模的屠殺,以及斬殺降將的例子。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如胡惟庸這樣心智頂尖的人才,自然能從這些事情中感受到王景的大概性格。

他的感覺不錯。

王景雖然有時候不吝殺伐,但平時對人十分寬厚,他畢竟是來自源世界的人,價值觀和人生觀早已經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