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這位貞陽侯蕭淵明,王景心中念頭一動,就浮現出了對方的資訊,此人是南梁宗室,很是得到梁武帝蕭衍的寵信。

更是後來侯景之亂的直接導火索。

侯景原本是東魏高歡手下大將,不服高澄,被擊潰,不得已投奔南梁,蕭衍派這位貞陽侯前去支援。

結果蕭淵明率領的南梁大軍,剛渡過淮河就被擊敗,全軍被俘。

東魏想要用蕭淵明來換侯景,蕭衍一口答應,說東魏早上把蕭淵明送回來,他晚上就把侯景送過去。

這句話被侯景知道……侯景之亂爆發。

“我記得,這位貞陽侯蕭淵明,後來似乎還當過南梁的皇帝……傀儡皇帝也是皇帝,他的氣數比之前的慕容鮮卑更強!”

兵敗被俘,後來還當過傀儡皇帝,可見蕭淵明很有生存慾望。

如果張璘岌岌可危,王景再派遣使者問候,讓蕭淵明投靠過來,收編南梁軍的勢力不成問題。

……

商量好應對袁、張聯盟的對策後。

沈翼、步騭等人繼續準備婚禮的事情,王景也只是向南梁軍派了一個使者,沒有太大的動作。

天大地大,眼下成親的事情最大。

婚禮乃古之六禮,其中納彩為首,步騭先帶著王景準備好的禮物前往喬府,然後按照規矩走了一個過程。

歷朝歷代,都是以禮來正人心,約束天下。國之大事,在祭在戎,祭祀便是禮。

一個禮字,從周朝開始貫穿了整個華夏曆史。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可見禮儀代表了文明,是華夏之根。

只是一個婚禮,就有多種規矩和程式。

王景對過於繁多的禮儀有些厭煩,但也沒有排斥。

畢竟,不重視和蔑視禮儀之人,便是失禮……沒有禮儀的約束,便會受到讀書人下意識的抵制疏遠。

這對於以後招攬人才,和其他勢力爭霸有著嚴重影響。

十日後。

泗洪城變得熱鬧起來。

不說已經來到城中的步騭、朱武等人,駐守東湖、亂石山的麥鐵杖、李開芳也派人前來道賀,送上自己的賀禮。

上到參將、副將,下到百戶,都準備了自己的心意。

將軍府長史沈翼為首,步騭、朱武、江志雄、李瓊,還有得到訊息的乞活軍使者張渾,和泗洪互派使者的南梁軍使者,都前來觀禮。

喬氏來自三國時代,所用的禮儀自然是漢禮。

王景身為主公,在婚禮的過程中,沒有人敢鬧事。

禮儀完畢,便開始謝客。

在看到張渾的時候,這位當初對王景有所關照的朋友,露出真心的笑容,為王景感到高興。

說起來。

在來到神州大陸後,底層的百姓為了生存而不斷掙扎,擁兵的諸侯想著爭霸,弱肉強食,殘酷無比,這種充滿禮儀的婚禮,還從未有人辦過。

王景也是開了先例。

卡文中……對婚禮的規矩一知半解,寫的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見諒。

&nbsp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