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計(1/3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行密在後世名聲並不響亮。
同樣是在江淮之地割據的諸侯,袁術的名聲遠在他之上。甚至連隋末的江淮霸主杜伏威都不如。
但除去演義的加成,在真正的歷史上,楊行密的能力遠在這些江淮諸侯之上。
僅次於那些以南方之地稱皇的南朝開國皇帝。
唐末亂世,楊行密招攬英雄,逐漸擊敗各路節度使、諸侯,最後創出楊吳政權,被後人稱之為十國第一人。
後來和北宋沿江並立的南唐,便是以楊吳為根基所創。
橫向對比的話。
他所打下來的地盤和沒有擊敗張士誠、陳友諒之前的朱元璋十分貼合。
甚至比朱元璋的地盤還要大好幾倍。
只可惜,楊行密只能稱為諸侯,有割據一方稱王的能力。沒有朱元璋橫掃江南,北伐中原一統天下的霸氣。
“楊行密,大概能抵得上半個朱元璋!”
王景心中暗自想著。
半個朱元璋就能稱霸江淮,橫掃四方了。在真正的歷史上,楊行密的能力比袁術要高出好幾倍。
“唐末時代的江淮霸主……歷史上曾擊敗孫儒,是淮南軍的死敵?”
在聽到沈翼的講述後。
步騭的神色有些凝重。
三國時代的東吳,以赤壁之戰奠定東南氣運。
而楊行密同樣在清口之戰擊敗中原霸主朱溫,打下了楊吳根基。
雙方比較起來,孫權的心機謀略比楊行密高一點,但親自統兵作戰的能力比楊行密要差,算是各有優略。
不過在降臨神州世界後,孫權名聲氣運更強。
“又來一個強敵啊!”
等到沈翼說完,王景忍不住的感嘆,“楊行密允文允武,麾下謀臣大將極多,他的十萬兵馬,比袁術的十萬兵馬更厲害!”
“還好對方還在淮陰,和我們隔了大半個洪澤湖!”
沈翼神色肅然,說道:“主公,我們必須加快擴張了,以我們現在的兵力,根本不是楊行密的對手!”
“我們必須要在楊行密的兵馬擴張到洪澤湖西岸之前,先把淮南軍、草軍以及袁術等諸侯盡數掃平!不如此,難以應對楊行密啊!”
步騭目光閃了閃,沒有說話。李俊、司行方聽到這話,雙眼燃燒起戰意和不服。楊行密厲不厲害在,還有打了才知道。
現在就說不可力敵,是不是早了點?
兩個大將胸中不服,但沈翼在泗洪地位非同一般,他們便沒有開口反駁。
王景心中也有種緊迫感。
在攻下泗洪之前,無論是袁術還是孫儒,他們的兵力和勢力,都讓他望塵莫及。
心中的情緒不斷刺激,讓他果斷奔襲泗洪,以數百精兵鯨吞兩萬前秦軍,完成了蛇吞象的驚人戰績。
在拿下泗洪後,王景心中的焦慮和迫切就平復了不少。
有將近二十萬丁壯,還有兩三萬精兵,王景有把握將淮北的之後一個個擊潰。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他還在休養生息,訓練士卒呢,袁術、孫儒、張歸霸等人,他一個都沒擊敗呢!結果這時候又來一個勢力強橫的楊行密!
不過王景也知道。
神州大陸降臨了無數百姓,歷史上的英雄豪傑匯聚一堂,只是江淮之地,就有一個個的諸侯、梟雄盤踞。
楊行密僅僅是其中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