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騭勸對方投奔泗洪是好意。不過,多少也有自己的考量。

對方不管怎麼說都是同樣來自三國時代的熟人,還都是曾經東吳一方。雙方關係更深。

喬氏族人之中,喬玄能力不強無所謂,只要喬氏族人能勝任縣吏、巡檢就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王景如今有兵馬數萬,丁口近二十萬,也算是一方豪雄,麾下的文武將校,按照出身以及交情,暗自分出了幾個小團體。

當然,他們也未必是拉幫結派,但一個人總有交情好的朋友,和交情一般的同僚。

如朱武、陳達,他們兩個是生死兄弟,自然算是一個小團體。

穆弘、穆春、李俊這幾個人,都是同鄉又都是梁山頭領,他們之間的交情自然比其他人更深,並且他們和朱武兩人,又因為梁山關係不錯。

他們這些人加起來可以稱之為梁山系。

其中威望最高的便是朱武。

麥鐵杖統帥步卒,自成一派,步騭和司行方交情比較好。

在泗洪這些天。

步騭發現自己在泗洪的體系中,除了司行方比較熟悉外,其他的人都和自己有著距離,以後無論是坐鎮一方,還是在謀臣的路上不斷前行。

他都需要向自己靠攏的親近之人。

每一個諸侯,麾下的臣子都不可能是鐵板一塊,只要這些人一心為勢力發展考慮,勢力就能不斷的壯大。

一旦這個勢力奪取天下,這些小團體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派別,搞起了黨爭。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

如大唐奪取天下後,關西人和河北的對抗,還有大明奪取天下後淮西勳貴和浙東文人的鬥法。都是如此。

李世民文韜武略堪稱明君之典範,被後世的圖書管理員稱為自古為帝者無出李世民者……

他手段高明,大唐所謂的黨爭都控制在他手中,影響不大。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三國時期步騭在東吳,便因為太子的事情和其他東吳文武發起了太子之爭。所以步騭在發現自己在泗洪幾乎處於孤立狀態,自然要拉攏親近之人。

讓自己在泗洪的地位不斷上升。

喬玄,便是他選中之人。

“可惜了,橋蕤受到重創,據說只能堅持幾個月時間,如果他沒有受傷,投靠主公後,也能和我相互支援!”

橋蕤執掌兵馬在外,他在軍府為內,內外支援地位才能穩固。

更讓步騭有些可惜的,是林仁肇!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方似乎因為歷史上自己的悽慘下場,對於投奔目標十分的謹慎。

他現在跟著司行方在親衛軍中訓練騎兵,擔任一個騎兵什長。不願意顯露自己的真正身份。

如果林仁肇願意表態投奔。

步騭也不用這麼急的拉攏喬玄。

至於橋氏族人普遍能力不強的情況,步騭也不太在意,以他估計,就憑喬玄兩個女兒在歷史上的大名。

只要主公是個正常男人,遲早會將兩女納入府中。

到時候喬氏族人,自然便成了主公的親眷。他先拉攏對方,也是搶佔一個先機。

大喬、小喬!都是青史留名的絕色。

同為東吳之人,步騭卻和她們沒有多少交集,如果不是因為孫策和周瑜,步騭連關注她們的念頭都沒有。

不要忘了,步騭看似溫和,實際上和喬玄一樣,都是三國時期的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