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如今我們已經和乞活軍分割關係,獨自佔據東湖河岸的土地,有民近萬,兵甲千餘,下一步必須要建制!”

在南寨的大堂內,王景和麾下的幾個心腹正在商量未來如何發展。

房間內,沈翼朱武此時成了智囊。

田亮雲和江志雄能力雖然不行,但做事還算不錯,被允許在一側旁聽。

至於範因被任命為東湖寨的隊正,負責北岸軍寨的防禦,等於暫時性的被王景挪開,等以後才能把他這個乞活軍老人慢慢吸收成核心。

還有陳達,這位名氣還算不弱的跳澗虎,正在寨內養傷,等他養好傷勢恢復實力,王景絕不會棄之不用。

不過想要成為決策層,以後還需要立下功勞,才能讓人心服。

“建制?”

王景眉頭微動,一個勢力想要走上正軌,建立有效的統治制度是必然。

也是必須要做的事。若是沒有一套制度約束手下,那就是烏合之眾。

這點王景非常明白。

不過他在考慮,歷史上有那麼多的制度,如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以及明清時期的虛相內閣。

他現在採取什麼制度,對未來的勢力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

至於明清之後的制度……在這方匯聚了無數前人古人的土地上,沒有生存的土壤。

“沈先生詳細說說!我們現在取什麼制度比較好?”

王景問道。

沈翼連忙擺手,說道:“立基建制唯有人主能夠決斷,屬下只是在一旁提供思路,以供主公參詳而已!”

“此外屬下所說的建制,並非是一國之制!我們現在有民近萬,軍制暫且不說,民政的話可以用保甲制來約束百姓,但保甲制只是民政的一種!”

“一萬人,大概相當於下等縣城的人口!屬下的意思,是先立下一縣之制!如縣令、縣丞、主簿,三司六曹……”

沈翼沒有正面說以後一國之制應該取哪一種。

但此時從這句話中就能看出,他偏重於脫胎於三省六部的明代制度。

不過這也正常,三省六部乃是歷史上封建王朝統治制度的精華所在,從南北朝時期開始萌芽,然後一直貫穿到清代。

之後的五大巔峰王朝,統治制度都脫胎於三省六部。

王景點點頭,他對於三省六部其實也非常認可。

並且此時設立的制度,在未來勢力擴大後可以繼續變化。出現什麼問題都可以慢慢的彌補。

“先生所言甚是!等回去之後,沈先生可以寫一份詳細的設縣之法,等我看過,沒有問題之後,便在這片地界設立東湖縣!”

王景直接回應道。

設立縣制,是王景勢力走上正軌的重要一步。

有了縣令、縣丞等官吏,王景就能把自己的意志灌輸到手下所有百姓當中。

此時的保甲制,雖然不錯。

但等王景麾下的百姓丁口壯大,有了五萬人、十萬人之後,再想用保甲制完全的動員麾下所有百姓,根本不可能。

民政的事情說完。

朱武說道:“主公,我軍已經和乞活軍分割,既然分割,就要分割清楚,東湖都尉的官職,只是名義上的稱呼……”

“但我軍內部,不能再隊正、百戶胡亂稱呼,也要和民政一樣,建立明確的軍制才行啊!”

王景沉吟片刻。

此時自己麾下士卒的確如朱武所言,上下稱呼以及軍隊的制度有些混亂。

有從慕容氏偏師收編計程車卒,有從乞活軍民壯內徵召的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