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後來郭子興的兒子被他算計慘死,那是對方找死,怪不得他人。

而和朱元璋爭霸江南的陳友諒,自立的時候先殺倪文俊,後殺徐壽輝,名聲直接敗壞到極點。

在人心不服的情況下,和朱元璋對陣,一敗就徹底滅亡。

有這樣的前車之鑑。

王景當然不會選擇去當陳友諒,他要以朱元璋為榜樣,將來自立,也要還了乞活軍的恩情。

在這一方面達成共識之後,王景和沈翼相互對視一眼,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思。

王景想要自立,沈翼並不反對,並且還會盡心盡力的輔佐。

至於君臣之禮什麼的。

一個隊正和一個文書,搞這麼正式反而惹人笑話,反正只要雙方心中明白,等以後勢力壯大,能獨自立足再改口也一樣。

片刻後。

沈翼說道:“剛才隊主問我吞併南北兩寨流民的事,在下以為,這麼做的還是太過明顯!”

“以隊主和張隊正的交情,只要透過他正常的稟報要求,讓校尉調撥流民前來即可,校尉在東湖設定三座軍堡,為的是鉗制梁山水賊!”

“我們若是有餘力,在其他兩座軍寨被攻打的時候,儘量出兵去救!”

“這樣的話,兩座營寨被攻破,罪責也與我等無關,但如果能救下,隊主不僅能得到校尉的看重,還能讓其他兩座軍寨的隊正心生感激!”

“到了這個時候,隊主再請人在校尉身前說幾句美言,可以名正言順的統御三堡軍政。”

“統御三堡,屯田練兵,到時候隊主甚至能主動攻打梁山水寨,奪取三湖水域!”

王景和沈翼的想法對比起來。

沈翼的策略顯然更好,堂皇正大,講究名正言順。

這麼做的話,在東湖堡強大到一定程度之前,不會引起校尉冉亮的懷疑。

而王景的辦法……很難瞞過冉亮。

乞活軍能在亂世之中掙扎求活這麼多年,什麼陰謀沒見過!王景吞併兩寨的理由雖然說得過去,但冉亮只要認真一想,就能明白王景的目的。

到時候,王景吸納了數百流民,反而會引起冉亮的猜忌。

“先生所言極是,是我欠考慮了!”

王景點頭稱是。

他也感覺到自己剛才所想有些突然和疏漏。沒辦法,他之前只是普通人,所思所想,都有不成熟的地方。

這方面,需要沈翼來彌補!

“沈翼的辦法不錯,按照他的策略,東湖堡壯大指日可待!”

“不過,若是要做到他策略所言的統御三堡……首先要擊退梁山水賊的突襲才行!到時候需要我親自帶人上陣……”

如果實力不夠,在上陣的時候被敵人所殺。

什麼雄心壯志,苦心籌謀,都會變成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