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的話本傳聞,晉帝與太后也有所耳聞。

外人都能看懂的事,身為當事人,晉帝與太后又豈會不知道話本所指的人和事?

晉帝與太后在震驚話本內容的同時,更氣怒誰人這麼大膽,敢將皇傢俬聞醜事這般宣揚出去?

太后瞬間就想到了李翊身上。

因為聽晉帝所言,目前知道前太子一事的,只有他。

而普天之下,只怕也只有他敢做這樣的事。

可晉帝卻不太相信話本是李翊傳出去的。

李翊雖然平時行事大膽不羈,喜歡劍走偏鋒,出人不意,但晉帝卻覺得,他雖然大膽,不按套路出牌,但他懂分寸,有底線。

所以先前,晉帝一直不太相信話本一事是他做的……

可如今,他親口承認了這出戏本是他所編寫,還大膽妄為的將他和太后的龍駕拐騙到他府上來,看來他早有預謀。

所以想都不用想,外面那些到處流傳的話本,也定是他一手所為了。

想到這裡,晉帝怒不可遏,對他斥道:「朕明明說過的,不許你再插此事,你竟敢抗旨不遵,你真是好大的膽子!」

看到皇上動怒,太后也氣怒道:「全是你平時對他太過偏寵,才會導致今日他這般無法無天,竟全然不顧咱們皇家的顏面,將這樣的私秘醜事都宣揚出去,這讓李氏皇族的顏面何存?」

一直沒吭聲的大長公主見機,長嘆一聲,不解道:「翊王行事一向穩妥,為何這次這般冒失激進?」

說罷,她又道:「天大的事,能大過李氏皇族的威嚴與顏面?可殿下這樣一鬧,卻是將皇傢俬密當成笑話給天下百姓看熱鬧,咱們李氏皇族威嚴何在啊?」

大長公主此言一出,太后的怒火更盛,眸光狠狠掃了一眼李翊,再看向晉帝,沉聲道:「皇上,他今日故弄玄虛,將哀家與你騙至他府上,又弄出這樣一齣戲文,羞辱皇家聲譽,實在是過份。」

「而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而翊王身為三司之首,卻抗旨不遵,知法犯法,還請皇上不要再姑息縱容!」

太后此言一出,整個暖閣裡的氣氛越發凝重起來。

而大長公主卻神情一振,窒緊的胸口不覺鬆懈下來。

今日這樣的局面,李翊卻將她來,意味再明顯不過。

而從戲文開始的那一刻,大長公主就猜到了李翊今日的目的,也明白過來,自己與李照的聯手,沒有逃過他的眼睛。

她不知道李翊知道多少她與李照的事,也不知道如今到底是個什麼形勢,更不知道李照的計劃有沒有成功……

這般情形下,縱使是見慣大場面的長公主,也是如坐針氈,後背都被冷汗打溼了。

特別是看到戲文中演到那嫡子聯合姑母騙家主那一段,她差點一口氣背過去……

而如今聽到太后向皇上提出要冶李翊的罪,她不由也切切的朝晉帝看去,盼著晉帝早做決定,處決這個知道她太多秘密,偏偏還陰魂不散的翊王……

晉帝也覺得李翊此次做得太過火了,縱使他有心偏袒,也保不了他。

但晉帝還是想給他一個辯駁的機會,不由開口道:「翊王,你還有何話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