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

一座位於陳州和歸德府交界處的城市。

這是一座很有意思的城市,其縣城正好被惠濟河與黃河舊道包裹著,算得上是一種天然的地理優勢。

惠濟河就是當初的汴河,在北宋時曾是中原通向東南的主要河道,但自明朝後其流逐斷,清乾隆六年,巡撫雅爾圖,奉命開挖汴河故道,寬10丈,深1丈,竣工後賜名為惠濟河。

雖然才只有十丈寬,但在如今這個時代裡,十丈寬已經很是可以憑藉了。

何裕城抵到歸德後,一邊督促歸德鎮人馬匯聚,對城外的紡織廠發起幾次進攻,再就是調集人馬部守柘城。

他雖然不怎麼通曉軍事,但一些很明顯的地理地勢他還能看的出來的。

等到趙亮整合了陳州府的人馬抵到柘城的時候,突然的就笑了。

因為他發現自己有些高估了滿清的動員力。

眼下他手中已經匯聚了兩萬人馬,如此還分出了一部人到界首堵住了皖北的清軍。

皖省清軍攏共就有兩鎮人馬,皖北的壽春鎮,長江以南的皖南鎮。

兩鎮兵馬加在一塊,按照滿清兵部花名冊的計數,也才八千七百三十八。

可想而知壽春鎮的威脅有幾分幾兩了。

現在他帶著兩萬人殺到了柘城,可柘城的清軍才多少呢?

是三千人還是四千人?

反正要不是柘城外頭的這圈河道阻攔,他現在必已經把對手推平了。

“大爺,要準備炮擊嗎?”蕭雲依舊跟在趙亮身邊。

說話中看著一旁馱馬拉拽過的炮車,眼睛中閃爍著掩不住的興奮。

他從沒想過趙亮竟然已經在不聲不響中儲備了這麼多的軍資器械。

說真的,現在他心裡頭真的有懷疑趙家的造反究竟是蓄謀已久,還是被逼無奈。甚至他都更傾向於前者了。

實在是趙亮準備的槍炮軍資太多太充分了。

“明知道敵人的防護強,為什麼還要去碰它?我繞過去攻其必救,叫他們自己乖乖的鑽出來烏龜殼子來,不是更好嗎?”

“命令各部繞過柘城,繼續殺往歸德!”

何裕城都在歸德城呢,趙亮就不信了柘城的歸德副將敢不去救援。

事實上那副將的確不敢不去救。

“協臺不能出兵啊。”參將魏百川苦諫不止。

“唉,我又如何不止這是賊人詭計?但我不出兵歸德必失,這罪名我又如何擔當的起?”

封雲龍能做到副將,也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