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美洲變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朝鮮呢,李祘只是簡單的宣佈了一個政令就輕鬆的搞定了移民。
願意移民的全都解除階級制度。
那些奴婢奴隸,還有賤民,只要願意移民,到了美洲就全都是可以擁有身份的良民了。哪怕日後你再回轉國內來,那也一樣是良民。
就這一簡簡單單的政策,李祘輕輕鬆鬆的就籌集到了大量的移民。
誰叫朝鮮國內的等級制度太過嚴格了呢。
比中國都還要嚴苛。
四百年前的李氏朝鮮太宗李芳遠,因為父親李成桂寵愛側室神德王后康氏,在李芳遠的母親神懿王后韓氏過世之後立刻將康氏扶為正室,並冊封康氏的小兒子宜安大君李芳碩為世子,等於以庶奪嫡,引發李芳遠等王子們的不滿。
在康氏過世後,李芳遠等策劃“第一次王子之亂”成功之後,將李芳碩等人全部殺死,等到李芳遠繼承王位之後,為避免此事再度降臨,故而就定下了苛刻的等級制度,將所有人分為三大階級以便管理。
這三大階級都有明文規定,除非有特殊狀況,否則任何人不能有所逾越,以免受罰。除此以外還有賤民,如工匠雜役,奴隸奴婢,沒有戶籍,不屬於階級範圍。
簡單點來說,朝鮮王朝的階級更類似於法國的三個等級,第一等級神職人員第二等級貴族第三等級平民,戰俘和奴婢不屬於階級範圍,等於將中國的統治階級及其庶子弟為第一二等級(目的為嚴格區分嫡庶,嫡子繼位,庶子為中人),其餘的農工商人民一律為第三等級,至於其他的則不在階級之列。
更牛逼的是,李氏朝鮮採用的是“從母法”跟“一賤即賤”,即父親是兩班貴族母親是平民,生出來的小孩就要跟母親一樣是平民,母親如果是賤民奴婢,生出來的小孩就只能是奴婢。比如說黃真伊。
而中國就更不用多說了。人口眾多的中國社會,哪怕遍地都是賺錢的機會,也永遠不缺窮人。
廓爾喀也從來都是一個不缺窮人的地方。
所以從戰爭開始的那一刻起,四國就在源源不斷的向著美洲運送人丁。
比起需要趁著季風才能順利往來大洋兩岸的南洋諸國,北線最大的便利就是阿留申群島。
陳軍早就在阿留申群島上修築了居住點, 而這裡的原土著民則早在幾十年前就幾乎被老毛子斬盡殺絕了。
但隨著陳軍的崛起,北海很快就成為了陳軍的自留地,俄國人在幾次遇挫之後也明白了這點,中國已經打定主意斬斷他們伸進海洋的觸角了。
鞭長莫及的老毛子實在無力與北洋艦隊抗衡,他們的隊伍都是以幾十人為單位的,百人隊都已經是大規模了,那憑什麼來跟中國抗衡?
即使趙亮手下的北洋艦隊比之南洋要落後老大一截。
大量的中式帆船穿梭往來與一個個島嶼之間。
速度慢是不怕的,有一個個島嶼可停靠補給,速度慢又何妨?
再慢的速度也是前進著的,也是在一點點的向北美運送著移民。
短短三年,中日朝廓四國向美洲運送的移民已經接近二十萬了。
別看這個人口數量不是很多,分散開口單體數量最大的中國也才十萬出頭,比之老美的人口來還差得遠呢。
但這些人口是短短三年裡運來的啊。
如果是三十年呢?想想看?
漂亮國自然不能無動於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