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明我沒有要一把搞死你。

就跟英法聯軍進了燕京城後一把火燒了圓明園,卻沒有一把火燒了紫禁城,也沒有對城內的八旗大開殺戒。

所以拉納·巴哈都爾·沙阿乖乖的回加德滿都了。

而等到孟燦把一切都料理妥當,陳軍攻取加德滿都的戰報才送回金陵。

這個時候都已經要八月份了。

趙亮的精力根本就沒放在廓爾喀的戰爭上。

那場戰爭在陳軍出動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塵埃落定了。

趙皇帝他現在關注的是南洋,是接下的呂宋之役。

整個戰場分為三部分,其一是主力軍,直插馬尼拉灣;餘二是偏師,一支南下宿務海,另一支則在林加延登陸。

以最快的速度瓦解西班牙在呂宋的統治。

出動的兵力除了陳軍外還有日本、朝鮮。

島津重豪回到日本後,馬不停蹄的就跑去見自己的女婿德川家齊了。

結果沒有半點懸疑。

德川家齊跟自己的老泰山一樣,面對墨西哥的誘惑,毫無抵抗之力。而至於黃白爭鋒,誰都知道那只是一個口號,就像*****一樣。

所以,到了今年上半年,朝鮮日本徹底的與趙皇帝達成了一致。

然後中國的報紙上就連篇累牘的報道起了大板鴨六十年中三次屠殺呂宋華僑的事。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明確的訊號。

所有活躍在中國的外商都懵逼了。

葡萄牙、英國人,還有美國人。

是的,剛剛獨立沒幾年的美國人現在也出現在了東南沿海,他們以海狗和海豹皮為拳頭產品,利益極其豐厚的。

原時空裡,這一皮料貿易的最直接南喬治亞島上的海獸種族近乎滅絕。

但是中國需要這些高品質的皮革。

哪怕北海公司已經恢復營業,不光是在外東北和庫頁島上,公司組織的狩獵隊還已經深入俄羅斯境內展開獵殺行動,但它們產生的高檔皮革數量顯然不足以滿足整個中國所需。

誰叫那滿清雖已經滅亡,但他們引發的不少習俗卻已經融入了中原呢。

比如說皮領和皮袖。

哪怕是在氣溫較北方溫暖許多的廣州,也很多人冬季裡要與皮料打交道。

視個人的景況吧,有的縫製皮裘,另一些人則只著皮領和皮袖。

那東西更像是一種裝飾品。

還比如說帽子是鑲一圈皮毛。因此需要大量皮料。 整個中國對毛皮的需求都是龐大的。

美國人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也靠著皮料和花旗參,迅速在對華貿易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所以美國人和葡萄牙人、英國人一樣,都在迅速的瞭解中國。

報紙這東西就是中國的政策風向標,誰也不敢也不會無視的。

於是這些外國人全都驚愕了。

這是咋啦?

中國要對大板鴨開戰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