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長年生活在京城,言行舉止跟漢人幾乎沒什麼不同的拉旺多爾濟,對中原的這場大變亂也最為熟悉的的拉旺多爾濟,還當仁不讓的成為了整個漠北王公群的領導人。

他們從張家口入關,經過宣化趕到燕京地界,然後換乘水路南下中原。

陳軍這邊只是向他們提出了一個最便利快速趕往陳州的方式,他們就一口答應了,半點異議都沒有。

而至於陳軍這邊提議走水路,那主要是有兩個原因,這一來是因為水路快捷便利,這二來也有向他們展示新朝的實力。

因為運河兩岸全都是一望無際的田畝和一座接著一座的集市城鎮麼。

這樣更加有利於讓蒙古人見到中原的繁華與強大。

事實上就目前看這兩個目的都已經圓滿的完成了。

船隊安全的抵達了濟寧,然後走陸路,經曹州到歸德,再到陳州。

沿途一路新朝的繁榮強盛亦給漠北一行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眾所周知,毀滅快建設難。

拉旺多爾濟在乾隆朝可一直都是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是滿清朝堂上第一等的人物,對於河東直隸齊魯中原幾省的情況瞭如指掌。

那直隸就不說了,河東齊魯都被壓榨的不輕,中原也因為是戰事發起之地,廝殺不斷,應該也不好過才對。

哪怕戰事結束了兩年了,但陳軍一直在對外擴張著,哪怕戰火沒有燒到中原,中原之地也應該被戰爭深深影響啊,怎麼會變成眼前的樣子?

看那百姓的穿著和氣色,看沿河城鎮集市的熱鬧繁華,這哪裡有半點戰爭的影子?

說是三十年前的大青果都不為過。

拉旺多爾濟想著自己沿途路上連一個乞丐都沒看到,直覺得自己看到的這些根本不真實。

怎麼可能天下連個乞丐都沒呢?

“怎麼會有乞丐呢?東北那麼廣闊的土地,再多的乞丐都能養得活啊。”

誰知道邊上的陳軍護衛直接給出了一個叫拉旺多爾濟啞口無言的回答。

趙大王超級有愛心的。對於小乞兒施行直接收容收養政策,對於那些手腳健全的成年乞丐,長江以北的都去東北關外,長江以南的都去南洋去蘭芳。

再多的乞兒那也能消化的乾乾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