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著溫水煮青蛙不去享受,就想直接吃刀子嗎?

藏地也會如此的。

什麼都要一點點的去改變。

就跟現在的漠南蒙古一樣,越來越多的人轉入定居,那學校醫院等等自然就隨之升起。蒙古籍商人也開始越來越普通的出現在定居點裡。

雖然現在漠南的學校裡的學生多是蒙古貴族家庭的孩子,商人也幾乎全部來自貴族,但那又如何?清末最先搞革命的那批人,大多也是有錢人家的孩子。

……

川西與藏地交際之地。

楊遇春盼啊盼啊終於盼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好訊息。

第一批入藏部隊,即可準備出發。

他部已經在高原地帶駐紮好一陣子了,才來的時候,戰士們的確有很多不適應。

因為這裡地勢很高,空氣稀薄,平原地帶的人實在不能全部適應。

但只要刻苦的去鍛鍊去磨練,除非很小的那一撮人,實在不適應高原氣候,很多人還是能夠克服之的。

駐地周邊的高山就是他們的訓練場,翻山越嶺,去享受那更加稀薄的空氣。

呼吸困難的滋味真的很不好受,很不好受。

楊遇春自己都三十好幾了,他初來乍到的時候也不適應。但他堅持了下來!

張月梅就沒能堅持住,所以楊遇春的頂頭上司換做了孟燦,副指揮倒依舊是楊壘,雖然誰都知道他更多是騎兵指揮。

參謀長徐家亮!

第一批入藏部隊只有五千人,三千步兵,兩千騎兵。

部隊的行進較為迅速,因為他們早就在為這一日做著準備呢。

三千名步兵說是步兵,卻人人都配有戰馬。後勤部隊中還有犛牛隊!

上頭準備了大量的肉乾和葷油炒過的油茶, 還有大批的高壓鍋。

後者已經被法國人在一百多年前發明出了。

所以就也不需要趙亮去創新了。

畢竟這東西的原理很簡單,水的沸點受氣壓影響,氣壓越高,沸點越高。在高原上,氣壓不到1個標準大氣壓,水的沸點就低於100℃,東西就也煮不熟。高壓鍋就是把水相當緊密地封閉起來,水受熱蒸發產生的水蒸氣不能擴散到空氣中,只能保留在高壓鍋內,就使高壓鍋內部的氣壓高於1個大氣壓,也使水要在高於100℃時才沸騰,這樣高壓鍋內部就形成高溫高壓的環境,飯就容易很快做熟了,並且相當酥爛。當然,高壓鍋內的壓力不會沒有限制,要配著安全閥,要不就會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