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歐洲人的威脅(第2/2頁)
章節報錯
七年戰爭中,英國人徹底在天竺大陸上擊敗了法國人。可是法國的高盧公雞雖然輸的很悽慘,但天竺人輸得更慘。
“普拉西戰爭!”
“我不知道你們聽沒聽說過這場戰爭,英國人用很小的代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他們拿到了富裕的恆河下游平原。”
英國人事先收買了孟加拉王公西拉吉-烏德-道拉的軍事長官米爾·加法爾。在孟加拉軍隊同英國東印度公司軍隊在普拉西決戰時。米爾·加法爾率領的孟加拉主力軍按兵不動,使得英國人只會的3000部隊在決戰中得以打敗孟加拉王公六倍於他們的軍隊。
普拉西之戰後,英國侵佔孟加拉,並以它為侵略其他地區的基地。
數年之後,孟加拉王公米爾·卡西姆不甘心做英國人的傀儡,起來反抗。但他和莫臥兒皇帝阿拉姆二世的抗英聯軍,於次年在布克薩爾決戰中被結束了七年戰爭後的英國人打的大敗,英國人就徹底侵佔了恆河下游遼闊富庶的孟加拉。
“這裡至少有半個朝鮮大,一片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沛,物產自然豐富。用一句話來說,這兒是帝王之基。”
“英國人佔據了孟加拉就等於有了一塊真正的根基。他們有充足的糧食財力來擴充殖民軍。”
“之後他們僅僅歇息了三年就再度向南方的邁索爾開戰。”
“二十五年中,英國人已經發動了三次大戰。邁索爾雖然至今還在,但實力大損,已經撐不了多久了。”
事實上就在數年後的第四次邁索爾戰爭裡頭,這個與英國人糾纏了數十年的國家,便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英國人在對南天竺大打出手的同時,也在對西天竺進行著戰爭。”
“馬拉特聯邦是天竺大陸最強大的土著勢力之一,但他們也敗在了英國人的槍炮下。”
“想想看,如果英國人擊敗了邁索爾,再擊敗了馬拉特,這整個天竺誰還會是他們的敵手?到時候英國人的目標又將會對準哪裡?”
“是北面道路崎嶇的藏地、蔥嶺,還是海路方便的緬甸、馬六甲、南洋?”
“知道嗎?緬甸現在已經飽受英國人的騷擾。他們支援著阿拉幹武裝部隊反覆襲擾緬甸,製造邊境糾紛,挑起武裝衝突。目的不言而喻!”
“那麼你們說說,面對著這樣的存在,就你們國家的力量真的可以抵抗嗎?”
“朝鮮和日本對歐洲的力量或許還沒有太真切的體驗,但我想嘉定王就不一樣了。你應該知道法國海陸軍力量的強大,可就是這樣強大的法國,卻一直被英國人騎在頭上。”
“你個人有什麼感觸沒?”
阮福映很能接得上話,他心中對法國人十分忌憚。而且不止來自軍事,還關係到信仰。
而關係到信仰這事兒,那立刻就戳中了李祘的心,朝鮮一樣也存在著這個問題啊。只不過此前被他忽略了,而現在李祘卻需要重用這一批人。
某種程度上他與阮福映有著相一致的處境。
李祘之後就是島津重豪了,一神教在日本鬧出過更大的亂子,天草四郎瞭解一下,而且當時都有大名公開信奉天主了。
但天草四郎不是失敗了麼,所以一神教在日本是不能說存在的。
阮福映退避到一邊,他現在對趙皇帝最終的用意好奇極了。
這般長篇大論的鋪墊著,那最終的目的肯定非同小可的吧。
而且他還發現李祘的面上正湧現著越來越濃郁的激動之色,可見這位朝鮮國王心裡是知道些內幕的。
但那個來自日本的特使,面上如自己一般神態,顯然他也是啥都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