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二華他爹他大哥折了之後,他能順利的在衙門裡補缺,而不是淪落成白役,那雖不能說全靠這個‘文宣大哥’的力,但功勞上分出一半給人家,是絕對不虧的。

原因不需要多說,反正就是李文宣剛進衙門時候,錢二華他爹一時心善提點了幾句,讓他繞過了一個大坑。

只不過這個李文宣是滿清的忠臣孝子,當初錢二華考試的時候他沒有參加。

但要只是如此也就罷了。

普天之下多的是這類人。

可壞就壞在他喝了酒後沒管住自己的嘴,還得罪了小人,叫人舉報了。

然後一家人就全來旅順了。

但也幸虧是旅順,有錢二華這麼個熟人照應,要不然李家肯定受欺負。

公共食堂內,瀰漫的蒸汽中大群新移民們正圍坐在一張張桌子前狼吞虎嚥著午飯。

李文宣和錢二華坐在一張桌子前,相對無言。

主要是李文宣一言不發的,錢二華想說話都難找個話題。

李文宣的妻兒都坐在旁邊,默不作聲地看著桌上的飯菜。

這可是移民到來的第一頓飯,有葷有素,豐盛著呢。

小孩子有些熬不住美食的誘惑,不停地看著桌上的肉食吞嚥口水,卻又攝於父親多年的積威,沒有得到允許之前根本就不敢下筷。

“文宣大哥,都這地步了,萬事多想無益,還是先吃飯吧,侄兒們都要餓壞了。這趙家天下真心不差,大清朝肯定回不來了。咱們這日子不還是要過下去的嗎?”坐在左邊的錢二華再次說道。

這可是絕對的真心話。

他在趙家手下過的日子真的比大青果時候強不少。

李文宣默默點了點頭,錢二華說的對啊,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的,不然之前那麼長的時間他完全有充足的時間去殉了大青果不是?

於是一家人終於端起了飯碗。

白亮亮的大米飯配著土豆牛肉,還有豆腐燒魚和酒釀圓子湯,以及兩道蔬菜。

全是小木桶乘著,分量十足。

幾個孩子,因為都不滿十二歲,每個人還分了個雞蛋。

這樣的飯食對比要移民的家庭來說絕對是豐盛。

就算是此前的李文宣家,也要等到過節時候才能吃得。

趙家拿下齊魯之後,李文宣沒了衙門的差事,雖然在街面上也尋了個職,可收益真少了很多,家裡的日子就拮据了不少。

一個月下來也吃不了幾燉肉。

但這已經是好的了。

這批移民都是來自齊魯,很多人都是沂蒙山裡的山民,能填飽肚子就算幸事了,還想吃好的?

他們過年都難吃的上肉。

之前在移民營裡的日子就是好日子了,現在就更不用多說,聞著香氣撲鼻的牛肉魚肉,一個個大快朵頤,差點連舌頭都嚥下去,吃相很是不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