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時間的日子在漳州陳軍士兵的眼中是乏善可陳的。

對面的清軍根本拿他們毫無辦法。

漳州的閩地陸路提督任承恩,此前先是嘗試在漳浦城外挖掘戰壕,一點點的逼近城池,結果城內的陳軍還沒動手呢,接連的大雨就叫清軍無功而返。

漳浦就在大員對面,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

想要在這地方挖掘戰壕,那不管是地下水還是天上的降水,都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然後任承恩還祭出了盾車,裝滿了土石沙袋的大車,一輛輛的推到漳浦城下,以此作為掩體。

畢竟那東西就是大炮打中了也難擊穿。

在做好了一切佈置之後,閩地清軍一次直接投入了上千人進攻漳浦城牆。

雖然金漳浦的名頭在明清兩代已經響亮東南沿海幾百年了,但這裡畢竟就是一個小縣城。

陳軍拿下它的時候沒費吹灰之力。

所以上千人發起進攻,真心不少。

結果被好整以暇的陳軍用手榴彈輕鬆擊退。

手榴彈+臼炮+射擊,還有火炮的散彈覆蓋,清軍一個時辰的時間都沒撐到,丟下了數百具屍體狼狽而逃。

陳軍依靠水面優勢向漳浦城內不斷的輸送各類物資。

最後連水泥石灰都送來了。

守軍也沒有在城外修築堡壘,而就是加強了城頭的炮位——把土石沙袋的炮壘換成了對外的混凝土堡壘。

一面城牆上就放幾門重炮,任憑清軍四面來,陳軍都半點不慌。

無論白天黑夜,清軍在重炮的轟擊下全都要潰敗。

他們根本就在城下站不住腳。

大炮轟擊的滋味可不是誰都能忍受的。

不過隨著北面傳來了京城姓趙了的訊息之後,福州將軍常青、閩浙總督富綱就發狠了。

清軍不計傷亡地從南、西、北三面發起了猛攻。

駐守漳浦的將領根本就沒向雲霄廳打求援報告,所部三千軍兵,依託著堅固的城牆和充足的火力,將清軍規模浩大的攻勢徹底擊潰,全天清軍傷亡逾三千人,卻沒有取得任何戰果,他們甚至連漳浦的城頭都沒能登上。

怎麼蹬啊?

上頭又是手榴彈又是槍子,還有炮製,清軍一直都沒能壓制住城頭的炮壘,他們連雲梯都沒有撘上幾架。

到了晚上任承恩還重金招募了一些健卒趁夜偷襲,呵呵,在照(煙)明(花)彈的照耀下,一個個不要太清晰了。

自然還是抱頭鼠竄的下場。

至此,任承恩的手段再次用盡,卻沒有任何辦法。

雖然他們好牢牢包圍著漳浦城,然而城內陳軍卻半點沒慌,該吃吃該喝喝,晚上還拉歌,反是清軍全軍上下士氣低落,很多人盼望著撤軍。

因為包圍根本鳥的作用都沒有。

之前他們又不是沒有試過這手段,結果陳軍大部隊湧過來,要跟你開片。閩地清軍打打不過,不打,就是白費功夫。

而且陳軍還能跳過漳州去打泉州福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