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積哈納。

皇帝就是要跑也該帶著大傢伙一起跑啊,怎麼就直接開溜了呢?

這是個什麼情況呢?

所有人回過神後都知道保定完了,大青果要不要完蛋還沒準,但保定肯定是完了。

“主子!”

積哈納身邊的侍衛們二話不說架著人就往城下跑。

可是,晚了。

整個東城上下大亂,大批的八旗兵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但是一見有人愴惶而逃,這就齊活,大家全一窩蜂的往城下跑了。

甭管到了城下他們是不是還是投降。

長順是個沒見過真正血戰大戰的人,但這個時候他也膽大氣粗來,立刻揮動旗幟,招呼第二師發起進攻。

而楊壘的騎兵旅呢,這時候已經顧不得東門了,拗著勁的往西跑呢,沒聽到清兵在喊什麼嗎,皇帝跑了。

是皇帝老兒重要,還是這些個清軍八旗重要啊?

楊壘用腳趾頭想都明白。

積哈納掙開了侍衛,現在他是想逃都難了。旁邊又有奴才獻策,讓他換上普通八旗甲衣,或許能矇混過關。

被積哈納斷然拒絕。

“我乃愛新覺羅子孫,豈能辱沒了祖宗?”

從簡親王變成鄭親王,祖宗的榮耀剛回來沒幾天,豈能沾汙了?

他回首看著大步向保定城衝來的陳軍,似乎還看到了一個興高采烈的身影,“長順,長順!”

“都給我聽著,為大清,為皇上盡忠的時候到了!”

積哈納奔到一門大炮前,清軍御營的重火器在撤退的路上已經全丟了,可保定城作為直隸的首府,這裡還是有幾門火炮充門面的。

親自拿起火鐮去點火炮的積哈納沒有看到,自己背後的奴才侍衛們,個個都面有懼色,望著從東方湧來的陳軍,半點抵抗的念想都沒有了。

東城門已經不指望了。

但西門為永琰斷後的清軍一樣指望不上。

看著一大堆不知所措的部下,睿親王淳穎心中是一陣陣的絕望。

乾隆四十三,也就是積哈納從簡親王改回鄭親王的同年,只是一個不入八分輔國公的愛新覺羅·淳穎承襲睿親王,這可真是一步登天啊。

從滿清宗室序列的第十級,一下子蹦到了第一等(滿清宗室封爵之等十有四,一和碩親王、二世子、三多羅郡王、四長子、五多羅貝勒、六固山貝子、七奉恩鎮國公、八奉恩輔國公、九不入八分鎮國公、十不入八分輔國公)。

而且襲爵之後淳穎也一路官運亨通,先後擔任過宗人府宗令、左總政、右總政、玉牒館副總裁、正黃旗漢軍都統、鑲紅旗滿洲都統、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等職。

跟積哈納一樣,淳穎對乾隆也是忠心耿耿。

所以自願斷後,領著八旗裡的火槍營和一群新兵在保定城西列陣。

“快,快整隊!各隊三列橫陣……”

還在找"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免費?

百度直接搜尋: "" 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