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的病倒到隨後的病逝,在清軍士兵口中,乾隆早就死了幾千次幾萬回了。

不要小看一個在位五十餘年的皇帝對於天下臣民的影響力,那絕對是超乎想象的強大的。

尤其是在眼下這個關鍵時刻,乾隆一‘死’清軍軍心真就崩掉了。

趙亮率軍向北,整個過程就是勢如破竹。

毫不費力的拿下了胡蘆河和滹沱河,俘虜了一些清軍,轉眼深州就在眼前了。

深州城內的知州是趙亮的一老熟人,蘇和泰,他是蘇和泰。

此前已經邁出關鍵一步的蘇和泰蘇大人,在趙亮起兵之後又接連被貶,原因很簡單,沒能早點發現趙亮的狼子野心麼。

這就像現在的福長安,已經社會性死亡了。別看他還掛著一內務府大臣的銜兒。

聽到城外出現大批陳軍的時候,蘇和泰整個人站都站不住了,跌坐在椅子上,眼神都是透著絕望。

嘴裡還喃喃著:“來了,終於來了。”

所以面對陳軍的威逼,深州城頭的衙役和丁壯非常從心的舉起了白旗。

城外的陳軍甚至連攻城的架勢都還沒有擺出呢。

但這也不能怪誰。十幾萬大軍都敗了,你還能指望他們去擋住陳軍嗎?

而這一次皇帝的御駕親征都敗了,那意味著什麼,大家更是清楚的很,大青果都要不中用了,他們誰還要去給大清盡忠啊?

誰想死誰自己抹脖子去,千萬別牽連其他人。

城內的官員也沒有阻止衙役和丁壯們的自發性投降!

州衙裡,蘇和泰聽到了外頭的人說陳軍已經正式進城了,並直奔州衙而來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不僅僅是仕途到了終點,而且生命也是到了終點了。

這在他不得不留在深州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不是?

蘇和泰並不是要‘死守’深州的,他是很惜命的人,然而永琰帶著人馬經過深州的時候,聽到蘇和泰這個名字時候,特地做了吩咐,蘇和泰又怎麼能不尊從呢?

哪怕他知道那就是叫他去死!

但此時此刻,蘇和泰已經是沒有了其他選擇,只剩下唯一的選擇,那就是死!

嘉親王是什麼人?

時局發展到現在, 全天下人都看的明白了,這是儲君。

所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何況他只是個奴才!

所以,還是乖乖的去死吧,也免得殃及京師的家人。

而至於頑抗,在十幾萬清軍敗退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沒有了頑抗的資本,城內的衙役青壯們,甚至是那些大戶人家,全都已經是早就做好了迎接陳軍入城的準備,這個時候可沒有人會陪著他去頑抗。

就連這州衙裡,也只剩下他身邊兩個家生子還在,連師爺婢女都溜之大吉了。

所以他只能死。

自己自殺那就是殉國,好歹京城的家族不會被殃及。

而至於這個安穩還能保持多久,至於大青果還能在京城呆多久,蘇和泰全都不去想了。

再一次嘆了口氣後,蘇和泰喝下了最後一口茶,然後吩咐門口的家生子道:“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