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嘉親王放心,奴才定把那撮逆賊趕的遠遠地。”

見識過手下人出息的驍騎營都統惠齡,不敢說什麼全殲逆賊的大話,不過只是把楊壘部驅趕開他還是有把握的。

因為他手下的滿蒙騎兵足足有七八千人,且過半是察哈爾和盛京吉林調入關內的騎兵,而對方卻只多三千人。

驅除,他還是有把握的!

楊壘這次沒有硬碰硬,雖然他很想硬碰硬一次,但他更加清楚自己存在的意義。

只要就這麼的盤桓在乾隆御營走在,只需要儘可能的遲緩清軍的撤退速度,等到後方的大部隊跟上的時候,他就立下大功了。

……

胡蘆河是陳軍西路軍需要渡過的第一條河。

而過了胡蘆河,它的北面不遠還有一條滹沱河,兩河于衡水和獻縣交界處匯合,那就是楊壘渡過的子牙河了。

後者也是趙亮的東路軍要途徑的線路。

雖然邱志寬部還沒有返回到臨清,趙亮手中的兵馬也足夠他分成兩隊,一東一西,儘可能的吃掉更多的清軍。

這其中東路軍的行經線路非常明晰,就是沿著胡蘆河往東北方向的獻縣去;而西路軍要做的就是直面前方的清軍。

先突破胡蘆河,再突破滹沱河,然後就能看到深縣了。

胡蘆河的守禦力量就是明安部。

隨著冀州清軍的全體後撤,殿後的任務就只能交給津門鎮了。

不管這些清軍計程車氣如何。

只要他們擋在胡蘆河,那就能起到作用的。

永琰是沒什麼軍事經驗,但清軍中樞還是有明眼人的,知道必須佈置一部分兵力留守,不然上十萬清軍這麼一撤,那還不直接放鴨子了啊?

丁睿丁敬看著胡蘆河對岸眼睛裡全是複雜。

津門鎮,對面的是津門鎮啊。

丁睿在投降之前正是津門鎮的副將。

只不過隨著丁睿的投降,隨著先前的津門之戰,津門鎮的人馬早就被換了一波了。

丁家父子投降趙軍後得到了很妥善的安置。趙家這裡根本沒有直接公開他們父子的資訊,這也是丁家父子投降的條件之一。

他們家還在關中呢,這時候爆出他倆投降的事兒來,那豈不是讓老家的人送死?

丁睿有些心灰意冷,本想著就安安生生的過日子就是了。反正趙家也不缺他們父子一口吃的。

可丁敬不願意如此。

他還年輕,他還想趁著眼下大變革的機會拼一把。

而父親終究是拗不過兒子的,丁睿更不放心兒子,所以現在的丁睿化名趙睿,丁敬也變成了趙敬, 這可不是拍趙亮的馬屁,而是丁睿的母姓就姓趙。

當然,他雖這麼一說,但信不信就是大家的事了。

趙睿現在已經是中原守備第五師的副師長。

也虧得他下水的早,再晚幾日,趙睿連這個副師長都摸不到。

趙敬則是一個營長。

只能說他們沒個好閨女好妹子,看看長順,多幸運,現在都已經是八旗軍團的司令了。

雖然那個八旗軍團中只有兩個師的建制。

可長順有屁的功勞啊。

連軍團的副司令兼第一師師長徐家亮都整日裡叫著要跳槽,別說去別地也當師長了,那就是當個團長營長他都認。

八旗兵著實不堪教化的很,尤其是那些沒有了生存危機之後的八旗兵,爛泥糊不上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