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薩摩(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德川家治依舊信重他。始終委以大權。
田沼意次積極籌劃開發蝦夷地,計劃開墾農田116萬町步,也就是一千七百萬畝。
主要目的是擴大幕府的財政收入和加大糧食產出。
田沼意次真的挺善於理財,這點上和珅一樣。他在執政期間實行銅座專賣制,開發礦山,實行畫和表物的專賣以及擴大與外國的貿易,並著手下總國印旛沼的開墾工程。這一系列的政策都使得幕府的財政惡化得到遏制,出現了景氣的景象。雖然附帶來的也有社會道德敗壞,賄賂盛行,同時大量的農民放棄田地湧入城市,在城下町迅速發展的同時,農業卻日益衰弱。
此外,印旛沼運河工程的失敗以及明和大火,淺間山噴發等災害的發生,導致了天明饑荒。
(島津家藉機輸入稻米,賺了不少的財富)
加之幕府這幾年一直都在為蝦夷地近海頻繁出現的中國艦船感到不安。於是田沼意次著手開始蝦夷地的天領化,並開始在北方警備。
兩相結合來,島津重豪幾乎就能肯定幕府必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會趁機對趙家動手,至少也是施壓。
上級藩士樺山久言和下級藩士秩父季保作為家老市田盛常的隨從來到了大員,他們都是薩摩藩裡出了名的親華派。
只不過這二人的親華崇華在某種程度上都是被逼的。
因為島津重豪的揮霍無度,薩摩藩的藩債已經累積到了近百萬規模。所以薩摩藩內部就湧起了一股提倡節儉和緊縮開支的言論風潮。
這些人多是聚集在島津重豪的長子島津齊宣身邊。
誰讓島津重豪已經用過往數十年的表現證明了自己就是一個‘不可救藥’的人呢。
在這種情況下,薩摩藩內部的這一波不贊同島津重豪的藩士抱團取暖,一個個都將程朱理學的教科書《近思錄》奉為圭臬。連島津齊宣都漸漸受到了這股思想的影響了。
這個團體被薩摩藩人稱作近思錄黨。
只不過現在島津齊宣還只是繼承人,近思錄黨在薩摩藩政壇上還毫無分量,樺山久言和秩父季保這兩個近思錄黨中的砥柱中流,只能是家老市田盛常的普通隨從。
而這個市田盛常,那就完全能被稱為是薩摩藩的田沼意次了。
他原來是大阪地區的一個足輕。因為女兒受到重豪的寵愛(日本大名都需要在江戶舍立官邸,以便來參勤交代——替幕府將軍效勞一段時間,然後返回自己領土執行政務,市田盛常的女兒作為側室常年留在江戶)而父憑女貴,成為薩摩藩的家老。甚至以一個外姓人獲得了島津家一所持的資格(只有島津家的人才能有一所持資格),他是重豪政策最直接的代言人。因為其出身太低,而且無底線的幫助重豪大肆鋪張浪費,在藩內名聲極臭。
島津重豪也知道自己便宜丈人在藩內的名聲很不好,所以就點了幾個清流(近思錄黨人)跟著一塊去了。
這些人此行的目的當然不是單純的向趙家示警了。他們還擔負著另一項重要的任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