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還拿到了初步的財政預算,那數字是很感人的。

以趙家的家底,要不是橫掃各地收繳了不少滿清的銀庫糧庫,還清理了不少滿清的鐵桿,再度收割了一批錢糧來,這過去的一年時間裡,真就能把趙家的家底給掏空了去。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絕不是說笑的。

以千百萬做單位的計數,白花花的銀子嘩啦啦的花了出去,這太傷自家人腰包了。

“我看啊,就趁著試驗田成熟之際,我大陳民心穩固之時,咱們開始搞國債吧……”

趙亮對此早有對策,或者說是預謀已久了。

因為在徹底完成稅務改革之前,趙亮怎麼盤算都覺得會有財政赤字的,而且這赤字還很不小。所以他只能借錢。

反正匯通的信譽更強大了——隨著陳軍橫掃中原蘇北鄂北等地,一些地方的匯通銀行就全都恢復了營業,對於此前的存單,那是連本帶利一文不拉地全都償還了。

有了這次打底兒,匯通的牌子就再度豎立了起來,而且比之前面完全靠著‘官’字來背書的情況是更加的可靠了。

只不過大家都懷疑趙家能不能頂得住大青果的反撲,所以匯通的信譽雖然更好了,但生意卻沒什麼大的起色。

他之前就是想搞國債也沒有哪個基礎的。

你準備了一千萬,結果就賣出去了三五十萬的,丟人不丟人?更有失國格。

所以國債必須要選一個恰當的時候。

眼下就很合適,趙亮之前輕易的擊敗了明亮的數萬大軍,兵鋒一度殺到津門,這就是一個很強大的明證了。

而且就算這國債一開始的銷售不美好,但等到試驗田放了大衛星之後呢?

到時候還愁國債沒人買嗎?

如此的,這第一批國債順利運轉起來了,那以後的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就也水到渠成了。

雖說有了良種之後的‘大陳’也依舊前途未卜,但趙家絕對擁有了令人押注賭一把的資本了。

再說了,現在趙亮要錢,還打借條,還要付利息,總比開徵新稅,提前徵稅,或是向他們要捐納這些手段來得柔和吧?

就趙亮而言,國債也是遲早要開的,這不止是為了充實財政,更是政府調劑金融的必備手段。他還指望著這東西能引導未來的證券交易所出現呢。而至於這證券交易出籠以後會變成一隻何等兇猛的怪獸, 就得看工商實業能不能一直搶跑在前了。

“讓財政部聯合銀行,立刻開國債一千萬銀元,三年期,年息一成……”

國債方案早就制訂好了,甚至都不止一套,趙亮選用的是最穩妥的一套。

跟此時的民間借貸利率比,利息低得嚇人,可民間放貸總免不了賴債損失,還得蒙養收債人,成本也高。放債給他趙亮,給一個國家,風險和成本就小得太多了。

除非趙家倒臺了麼。

何況現在這東西還不止是單純的借錢生利的事情。

國債券都是不記名的。

這可不就給了那些手中握著銀子,但家大業大的他們又不敢輕易冒險站到趙家這邊的那些人一個賣好趙家的機會麼?

這個‘他們’指的甚至都不僅僅是趙家控制區域內的大戶,更泛指了全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