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並不在意這些,因為南面的清軍戰俘已經被送到襄陽,接下來他們就會被一路押送到汝州去開礦。

這倒也不是把所有的俘虜都往死了去用,‘改正反正’的機會肯定還是會給他們的。

而是這樣的做法會成為陳軍日後的一個規定!

如蘇北那樣,許多綠營降兵就地更換了衣裝,就成為了陳軍的好日子是不會再有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鄂北戰事解決的太順利了,這給了趙亮充足的信心去解決北面黃河一線和西北福康安的問題。

大肆攻來的四路清軍被解決了兩路,他心頭的壓力瞬間就消失了大半。

趙亮現在對解決餘下的兩路清軍有了絕對的信心,而且他還相信,隨著這次大戰的結束,隨著清軍四路十幾萬大軍的進攻的失敗,趙家就徹底的站穩了腳跟。

一個東起東海之濱,西抵八百里秦川,南臨長江,北挨黃河的割據勢力,也會徹底的出現在舉國上下億萬眾生的眼中。

再也不會有人用草臺班子來看待趙家了。

再也不會有人覺得滿清輕而易舉的就能消滅趙家了。

從某種意義上看,這至少也是徐壽輝那樣的天完政權,而要是再遐想遐想的話,誰敢保證趙亮就不能是第二個朱重八呢?

別的都不說,反正趙亮覺得內部會有大量的青壯從軍入伍。

所以,兵力上他暫時並不短缺,沒必要剛把清軍俘虜就迅速招攬他們加入陳軍。至少給這些人一個厲害瞧瞧,一個苦頭嚐嚐,之後再說其他的。

“我趙亮說話算話。之前是怎麼答應你們的,現在也不會變。”

一副碩大的地輿圖跟前,趙亮舉著一根細棒給齊林解說著。

“你們的任務就是去清軍的背後搗亂,在那些清軍顧及不到的地方生根發芽,人你們自己招,我給你們補充糧食軍餉武器。”

趙亮覺得白蓮教現在正是進軍川蜀陝南的大好時機,因為特成額敗得太乾脆了,川陝鄂之間很多地方都沒有足夠的清軍,這正是白蓮義軍大展手腳的好機會。

“清水教餘部現在歸我的麾下,王家人是什麼待遇,你們也是什麼待遇。”

齊林的心臟砰砰直跳。

趙亮沒有過河拆橋,也沒想過藉機兼併他們,這已經是再好不過的了。而至於清水教的待遇,呵呵了,鬼知道趙家能不能走到最後呢。

要是過個幾年趙家敗了,王家人就是得了王爺又如何?

齊林才不會進套呢,他今天能確定趙亮是個真體面人,那就是最大的收穫。

同時間。

襄陽城外一處單獨的俘虜營裡。

長順坐在大椅上,靜靜的看著臺下這些被俘虜的八旗兵們。

他手邊還放著一個香爐,裡頭一炷香剛剛被點燃。

這一炷香的時間就是他給出的思考時間。

是拋開一切跟著他幹,還是學臺下幾個頑固不化之輩去死,那就看底下人的選擇了。

對於這些八旗兵,長順覺得手段不能太軟了。

只用好處去誘惑,用嘴皮子去吧嗒吧,那沒用的。

就要用刀子。

要麼投降要麼去死,要麼去礦場幹苦工——真正字面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