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堅固的城防,有寬大的護城河,有糧食有軍需,只要軍心穩固,如何不能長期堅守?

而且襄陽城作為鄂北門戶,這裡的軍事意義更大。

只要他死死的卡在這,陳軍就打不通漢江,甚至整個江北陳軍都佔不牢穩,同時還能吸引陳軍的兵力,牽制陳軍的腳步,為朝廷籌集兵力爭取更多的時間,可謂一舉多得也!

俞金鏊是絕不會逃的。

哪怕他等不到來年朝廷大軍重新殺回襄陽就兵敗城破,死無葬身之地,那也死的值得,死的有意義。朝廷是絕不會忘了他的貢獻的。

俞金鏊想的很明白,他都快古稀之年了,就是死也不虧了。而能如此的為朝廷效忠一場,做出如此巨大的貢獻,光朝廷事後的撫卹就能為他的子孫們鍍一層金身,讓他俞家數代榮華富貴。

那般的他就是死了也是絕對值得的啊。

但是他忘了一點,他的死固然是值得,他手下們會不會也都覺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呢?

滿清朝廷會追諡俞金鏊,會給俞家隆恩重賞,會讓俞家數代人榮華富貴不絕,但其他的人呢?

想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滿清沒這麼大方。

要不然綠營兵們也不會過的這麼悽慘了。

所以他手下軍官們渴望一條‘生路’這也沒有錯。

因為誰都知道鍾祥這一敗對湖廣清軍意味著什麼。

湖廣境內的機動力量都已經被抽空了,這一敗後,湖廣元氣大傷,想要恢復實力根本就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恢復的過來的。朝廷只能調集雲貴川蜀的兵馬來援!

這跨上調兵所用計程車氣且不去說,就說一說這些兵要怎麼過長江吧。

反正是沒人相信清軍在這一敗後還能守住宜昌府的。

後者被卡住後,四川雲貴的清軍就只能先到長江南岸集結,然後再來渡江,但清軍的水面力量比之陳軍就是一個渣啊。

他們此前接到的訊息是陳軍的水面船隊都已經打到湖口了,那再接再厲的進到漢陽很難嗎?

陳軍的水師有了江北之地做依靠,那立馬就能站得穩腳步,然後他們沿江掃蕩,清軍的大部隊還怎麼過江?

哪怕瞅準了空蕩運過來了一批人,後續兵力的運輸呢?物資軍需的運輸呢?

這些問題不解決, 那打過長江去殺到襄陽去,就全是嘴上的扯淡。

他們在襄陽城內能堅守一個月兩個月,能堅守到來年開春化凍後,那還能堅守半年,堅守一整年嗎?

反正很多軍官都是不抱希望的。

這也是一有人挑頭就立刻引得一群人符合的最大原因。

因為他們都不想死在襄陽。

是的,棄城南下是很危險,可再危險也有那麼一線生機,固守襄陽卻是十死無生了。

他們可不去管這麼做會不會傷害到滿清的利益,他們又不是張巡,對比前者這些人更看重自己的小命。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422章 他們又不是張巡)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