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白蓮起義(第2/2頁)
章節報錯
從工廠招工到鄉鎮基層行政單位的辦事員,從孩子的上學讀書到減免的錢糧稅廢,更有上頭分下的土地……
啥也不用說了,當這些好處一一擺在所有人眼前的時候,你很難去抑制將士們狂熱的軍心和沸騰的鬥志。
特別是他們‘親眼親耳’看到聽到家屬們過的日子之後。
幾十畝地租出去光是租稅都能叫孤兒寡母的吃飽喝好,因為免稅啊,然後逢年過節的上頭還有慰問,婦女可以在家中紡紗織布,兒女可以免費入學讀書,哪怕沒有男人去頂門立戶,也孤兒寡母的也能過上吃好喝好穿好睡好的好日子。
而至於男人從戰場上活下來的軍屬,或者是家中有兄弟的軍屬,男人們上工種田,女人們操持家務順帶著織布紡紗,再加上男人每月的軍餉,那家人過得可不就是一日三餐頓頓都是白麵饅頭大米飯,餐餐都有菜有肉的神仙日子?
想想這就能叫所有人為之陶醉。
王經隆部防禦了這麼多天,被清軍打了那麼多天,士氣本來還有些消沉的,但現在看了幾場大戲後,軍中計程車氣是“嗖嗖”的往上竄,都恨不能把老天捅出個窟窿來。
軍心戰意太高昂了。
“這是好事。”趙亮神色平靜,因為這一切全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這個時代的百姓是沒誰能抗拒這種誘惑的。
“那接下來就給他們降降溫,讓他們看一下觸犯了軍規軍紀後的下場。”
光給好處是不能叫人乖覺的,你還要給他巴掌。頂多打一巴掌後再給個甜棗就是,雖然是很平常的手段,但管用就好。
關乎觸犯了軍規軍紀後的下場,這的確讓士氣正值高炙的將士們如吃了個蒼蠅一樣難受。
但這樣一來也更加叫他們記憶深刻了。
對比一下二者間的差距,這甚至可以叫他們對觸犯軍規軍紀產生出一種恐懼。
劉之協、宋之清看了默默無語,連悄悄過江來的樊學明、姚學才、高成傑、張月梅等人看了都一愣一愣的。
趙家的這種宣傳手段不同於白蓮教的那些神神道道,但後者是虛誕的,別人不說,他們這些頭頭腦腦們又有幾個人真的信那東西?
這一開始入教那是因為官府壓逼的厲害,大家有個抱團取暖的東西,後來規模變大了,這就有了一股隱約的權勢,甚至都成為了彼此賺錢的勾當了。
但誰也不知道大家對無生老母的信奉就竟有多麼深刻,保不準那些底層的教眾也跟他們之前想的一樣呢。
大家想的都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又有多少人真的去信無生老母真空家鄉那套呢?
所以白蓮教的根基是很虛誕的。
然而趙家不同,趙家給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利益,給的就是叫士兵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利。
這樣的隊伍建立起來或許沒有他們傳教時迅速,但這樣的隊伍同樣要遠比白蓮教的根基更加堅固更有凝聚。
雙方走的根本不是一個路數!
這是所有白蓮教來人內心的共同想法。
九月二十五日,張月梅的父親張漢潮在襄陽東南的黃龍壋首舉義旗;隨後姚學才的父親姚之富在自己老家彭家疃附近的夾河洲舉旗,高成傑的父親高均德也在老家高家灣附近的三合鎮響應。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417章 白蓮起義)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