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蘇北(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為一場場的戰爭告訴他們,火槍也就那麼一回事,火炮才是真正的致命傢伙。
雅克薩之戰清軍被老毛子的火槍打的不輕,可是靠著大炮上的優勢火力,老毛子被揍得不輕。
然後打葛爾丹的駝城,那還是靠著大炮建功。
只有乾小四打緬甸的時候,火槍上也是被人給虐了,但是大炮依舊建功。
最後平大小金川之役當中,大炮依舊第一等的利器。
所以很多清軍將領心中大炮的地位是很重很重的。
西銘自信心那麼強,那也是因為他手中握著許多的大炮。從徐州戰場的反饋來看,西銘手中至少有五十門兩千斤以上的重炮。
哪怕清軍的火炮差勁,炮手的質量更差勁,但五十門以上的重炮也不可小覷。之所以沒能拿下徐州,完全是因為徐州的東面和北面全被黃河包圍著,而它的南面和西面又有石狗湖阻隔,並且城外有多條狹窄的水道,也可以供利用,最後就是護城河和城牆了。
只要守軍態度堅定,總是能守衛一些日子的。
不像濟寧,兵將皆無鬥志,被大炮一轟,魂兒都飛了。
趙軍在趁夜發起攻勢。
那給清軍的心理影響就更大了。
即便夜裡頭趙軍自己也有些暈頭轉向,但還是當晚就吃掉了清軍在城外的部守陣地,到了次日只是放開了一面,做出圍三缺一的老把戲,清軍卻有人慌不擇路的趁機出逃。
濟寧城可不就一舉給拿下了?
當地的駐防八旗倒是挺用心,城守尉多少還有點能力,但大勢已去,也無可奈何。
他手下的三百八旗兵可早就不是當年不可一世的八旗勁旅了。
反正就是兩千人不到的趙軍在徐州死死地抗住了三萬清軍的猛烈進攻,而三千多滿漢清軍在濟寧卻連兩天都沒能抗下。
泇口鎮一馬平川,乃是絕對的平原。如果說唯一有利的地勢,那就是泇口鎮東匯入運河的泇河水道了,這也是泇口鎮的由來。
所以趙亮把主戰場佈置在了運河的西岸。
站在軍中搭建起的高臺上向對面眺望,大片大片的清軍把運河兩岸的稻田都遮住了。
這個時節正是水道的灌漿期。
不過現在無所謂了。這一戰結束後,整個泇口鎮的稻田都會被禍害光光的。
不過趙亮也應該慶幸的。
稻田泥濘難行,而且灌漿期的水稻一定要保證水源,不能幹旱。
所以今天這一仗想要繞行啊之類的,都很難了。
雙方應該是正面硬碰硬。
這個期間火槍火炮肯定能發揮出不小的威力,因為軍兵移動困難麼。
這似乎整合清軍的胃口。
只不過局面究竟誰更佔優勢,那還說不定呢。
燧發槍加上定裝彈,哪怕兵力佔弱勢,那還能敗給對面的清兵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