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定要在大名府頂住!(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傢伙奪取了均州之後就不動彈了,如果他能解決了均州營後立刻揮兵襄陽,那真未必不能在俞金鏊的援軍抵到之前拿下襄陽城。
可這傢伙說軍中不穩,人心混亂,自己根本不敢擅自帶著出擊。
然後這一拖就拖的襄陽不在了。
但不管怎麼說吧,歸根究底還是因為滿清實力扔在,滿清實力強勁。在被打了悶頭一棒之後,反應過來的清廷開始調集人馬,那之前‘一瀉千里’的慘樣立馬就止住了。
也就是如今這個時間段,那才是趙軍真正的考驗。
只有把這個時間段給撐過去了,趙亮才有資格去考慮稱王稱帝的事情,不然啊,他就是立馬稱帝那也只是個草頭皇帝,屁的價值也沒有。
黃河以北大量的清軍正滾滾而來。
以東閣大學士伍彌泰和直隸總督劉峨兩人為首,匯聚了中原的河·北鎮,直隸的正定鎮,再加上京師八旗數千。總兵力一萬多人停在大名府。
不然呢?
他們現在可不敢渡過黃河來開啟封,都是更希望能保持現狀,能等待著更多的援軍匯聚。
北直隸正有大批的綠營南調呢,同時朝廷還調遣了關外的滿蒙騎兵入關,而關中更有福康安匯聚的甘陝綠營精兵,那可是六十萬綠營兵中最能打的一波了。
如果等到騎兵馬隊抵到,等到直隸的後續援兵趕到,等到福康安的大軍攻破河洛,甚至是湖廣的兵馬打入南陽,還有兩江的兵馬從徐州殺入。
那個時候才是伍彌泰和劉峨心中與開封賊軍決一雌雄的最佳時機。
海蘭察根本沒興趣聽這倆人扯淡,早早的就下去佈置陣仗了。
要是趙亮幹什麼都聽他倆的指揮,那也就不會造反了。
現在的清軍是,西面的甘陝精兵還沒有發起進攻,南面的兩江兵馬也在淮安一帶匯聚,湖廣方面的大軍正在跟賊軍對峙漢江,北路的援軍,不管是綠營還是關外的滿蒙馬隊都還沒有到。
這正是趙亮對他們下手的大好機會。
趙亮傻了才會按兵不動,等著朝廷各路大軍雲集,把他一鍋端了。
在海蘭察看來,趙亮發兵大名府那都是必然的。
甚至拿下大名府後人家就能分兵去攻略臨清了。
臨清現在又沒多少守軍。
齊魯的兵馬,登州鎮完蛋了,曹州鎮被端了老巢,現在都是依賴著兗州鎮的支援才能在濟寧與曹州的趙軍對壘。而兗州鎮的主力則正在趕赴青州的路上。
福山趙氏人馬的攻勢太兇猛了,現在已經席捲了整個膠東,登州、萊州盡落入他們手中。
巡撫阿克登之前都已經帶著撫標和濟南城守營的人馬趕去青州了, 還把河督的河標拉去了上千人馬。
當時誰都想不到陳州的趙軍也發展那麼迅速,畢竟歸德有歸德鎮的麼,沒人知道歸德鎮那麼的不堪一擊啊。曹州鎮剛分出三千人東去,歸德就淪陷了,趙軍直接抄了曹州鎮的老巢。
所以現在的臨清無援兵可盼,空虛著呢。
就剩了一丁點的綠營兵和三百駐防八旗,頂個屁用。
到時候趙軍一殺到,臨清城的易手也就罷了,它再富裕也只是一個州,可那裡的糧食呢?
臨清倉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這一戰,“官兵一定要在大名府頂住!”
海蘭察內心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