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從那二十多個清兵開始,趙亮是再度踏入了清軍的控制區域。

這一路往裡面走,碰到清軍的機率就越來越大。

趙亮很從心的換了一身綠皮出來,小心的在浩蕩林海中悄悄前行。他現在很需要捉個有身份的活口,問一問孟燦軍的具體方向。

但越是這個時候他就越要沉的住氣不是?

盛夏時候的沂蒙山一派的好風光,鍾靈毓秀的山嶽鬱鬱蔥蔥,遠觀雄渾壯美,近看綠樹紅花。行走在山林草木之中,連呼吸都帶著一絲清新的涼意。

如果沒有要務在身,趙亮還真想合上雙眼停駐在此,耳中聆聽著陣陣松濤風嘯,沒有了悶熱的空氣在身邊環繞,涼快得讓人心清怡爽。

莊良才就跟趙亮一樣的感覺。這時的他真不覺得待在這大山裡頭是一樣兒苦差事。

身高五尺多點,體重卻超過一百六十斤(清斤)的莊良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胖子,他這身材放到後世就是一米七的二百斤大胖哥,往年每到夏天時候,那都是他一年中最為難熬的階段。

偏偏他是軍職,點卯、報到、帶兵,哪怕天上有了第二個太陽,他也少不了的。

那日子是真的難熬啊。

今年莊良才很不幸的被抽調到前線,本來很提心吊膽的,可沒想到他竟然有意外的驚喜發現。

這沂蒙山裡頭比外面涼快的太多了。

就跟入秋後的天氣一樣,莊良才這個大胖子是一點都沒感覺著熱。

除了要沒日沒夜的點艾草驅蟲外,莊良才都愛上這地兒了。甚至都在尋思著自己日後是不是要在這地兒謀一個差事?

畢竟大小金川被平定之後,大清就廢了那的土司制度,在那兒接連設立了美諾廳和阿爾古廳,廣興屯田,大辦屯務,一步步加強了對金川地區的統治力。

這沂蒙山雖然沒什麼土司,但地理地勢的確是個大麻煩,萬一日後還有賊人在此做歹作祟呢?

朝廷增設駐軍就是必然的選擇。

莊良才眼下雖只是個小小千總,可戰後未必不能積功上升一級,在這地方做個守備,天高皇帝遠的窮逼地方,誰會跟他來爭搶啊,也很不錯不是?

反正他在莊家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自從他那個幼弟高中了進士之後,他老爹早把他忘在腦後了。

莊良才不怨他爹,作為沂州莊氏家族中的一員,他很清楚自家能走多遠,全看官面上的遮掩。

從朱明到滿清,沂州莊氏興旺發達了一百多年,那靠的不止是莊氏善於經營持家,更靠的是家族裡所出的幾十位八府巡按、監察御史、兵部主事、戶部主事、兵備道臺、知府、知州、翰林院編修等五品以上官員。

這點上中了二甲的兄弟比他這個武夫的前途可光明光大的多了。

只要他兄弟能混個五品官兒,他家就也能掛上堂號。

在莊家,堂號是為標誌其分支尊貴顯赫的標識,是區別於尋常族人的標誌。

從老祖宗含光公(莊謙)於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以來,莊家就富貴了一百五十多年,他們走過了萬分驚險的明清交替時期,並趁著清初地價低廉的檔口大肆收購土地,百多年時間裡,其家族至今已經有良田十餘萬畝、山場五六萬畝,祖宗堂號五十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