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明兄,你這個兄弟,前途不可限量,前途不可限量啊。”

和琳喝的有點多了,拍著趙亮的肩膀誇讚著趙輝,雙目中都寫滿了羨慕。

趙亮扭過頭就對和珅說了這事兒,在他的印象中,和琳可是軍中的重將,福康安病死後他就代為清軍主帥,然後也很快就病死了。

要不然嘉慶絕不至於那般乾脆的就把和珅給搬到。

和家兄弟,一個在文,一個在武,一個在京師政治中樞,一個在地方統領大軍,嘉慶怎麼敢輕舉妄動呢?

不看年希堯也是因為年羹堯被削去了兵權之後才倒黴的麼。

雖然沒過一年就又捲土重來了。

但只看這兄弟倆倒黴的時間線,那兵權的意義之大,就可見一番。

“兄長現在位列軍機,深得皇上信任,再讓希齋(和琳字)於工部空費時間,毫無意義。且希齋性情忠直,精悍敏決,于軍中事又素來熱衷,何不改文為武?如此也好在軍中於兄長呼應?”

趙亮這話說的並不露骨,但話裡的意思卻非常清楚,和珅當然聽得懂。

“我只有這一親弟,如何願置他於險境?”

和珅臉上閃過一抹猶豫,但很快便略了過去。

和家現在日子過的花團錦簇的,他可不願意讓自己的親兄弟去冒險。

自幼喪母,童年喪父,父家母家親戚又盡都不慈,和珅和琳兄弟倆人相依為命許多年,感情深厚著呢。

別看和珅現在一點點的變質,和琳似乎從來就沒摻入進去過。

但他真一點好處都沒享受嗎?

這就跟貪官的家眷是不是也完全清白無辜的一樣,他們縱然沒直接收錢,那也間接的享福了。

和琳沒有和珅在上頭罩著,憑什麼他筆帖試入仕,短短几年裡就蹦上工部郎中了?

甚至要不是和琳自己堅持,現在他都可能外放三四品,當起知府道臺了。

趙亮回到長二姑那裡,想了好久,怎麼和琳的命運軌跡跟他想的不一樣呢?

還是說和琳這個有資格和能力、威望接替福康安的軍中大將,在歷史上還要晚幾年才真正進入軍中?

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現在都乾隆四十九年了,距離和琳的死,也就只剩下十一二年。他死後可是被追贈一等公的!

和琳現在都還縮在工部裡不動彈,他究竟何時才出山啊?那豈不是說這傢伙日後只短短几年時間就崛起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速度那效果,比起他老哥來似乎也不遜色了。

“想什麼呢?這麼入神?”長二姑端著一碗解酒湯走了進來。

“想今後這兩年要怎麼乖乖的當孫子,才能叫上頭滿意啊。”

雖然事情是過去了,但接下這段時間他是絕不敢再搞大動作了。必須乖乖的當兩年孫子,直到這事兒的影響徹底消散。

雲霄幫的外洋船隊也必須小心,至少不能一撥次的全部返回。

也是,都那麼多船了,也到了分批分隊的時候了。

然後就暗地裡可勁的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