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衝向風車的唐吉坷德(第1/2頁)
章節報錯
“外頭的獵人現在招了多少?”
“一百人不到,等所有人匯聚齊了,大概能有百五十人。”
徐延光一邊說著,一邊小心觀察著趙亮的神態。
從他的角度看,百五十人的數量真心不多,而且這些人裡估計只多有三分之一的人願意為了銀子跟俄國人去拼命。
而後者在他的認知中,不管是之前的認知,還是現在的認知中,那都是一個絕對的大國。
當初的雅克薩之戰和尼布楚條約,明顯能給人以中俄兩國平起平坐的感覺。
現在他的見識更廣,眼界更寬了,也更能瞭解俄國人的分量了。
那絕對是一個大國。
完全不是小小一個趙家能與之碰撞的。
趙家唯一可以憑藉的就是萬里凍土的遙遠,間隔著萬里凍土,強壯的俄國人哪怕單手能打死一頭熊,現如今卻也只能將一根頭髮絲一樣的力量傳遞到遠離之外的庫頁島來。
趙家自然可以抵抗得住。
哪怕沒有那些獵人,只憑北海商行的力量,也能輕易的吃掉俄國人的小分隊,後者百十人甚至都不到的探險隊,在北海商行面前實在有些不堪一擊。
“能招多少人是多少人吧,一切都要慢慢的來。”
趙亮對這個數字倒沒有啥大的失望,因為在此之前他就對此不報什麼希望。
這只是一步閒棋,只是為日後做準備。
等到將來他要開發西伯利亞,也就是徐延光口中的萬里凍土的時候,等將來他想要進入阿拉斯加的時候,沒有這些彪悍又雪原生存經驗豐富的獵人當前鋒,沒有他們來“體現”出這片土地的價值,只靠常規部隊來牢牢‘佔據’那是十分艱難的。
武裝起來的中國,當然可以在西伯利亞輕鬆的懟贏俄國人,因為從中國出兵西伯利亞,那就是再不方便也比俄國人強。
但拿下了之後如何保持對這裡的佔領呢?還是就跟明朝時候的奴兒干都司一樣,只保留一個名義上的存在感,實則全把土地拱手讓給當地的土著?
這些地方都太冷太冷了。
中國的人口即便今後百年時間裡再怎麼爆炸,再怎麼膨脹,有著廣袤的南洋(包括澳洲)和中亞去伸展拳腳,甚至趙亮還對北美野心勃勃,在這種情況下幾乎就不會有人願意去寒冷之極的西比利亞和外東北生活。
趙亮當然可以強制百姓遷移過去,但這太容易離心離德了不是?亦或是把大片大片的土地都讓給這裡的土著,或是赫哲族等等?
那不可能,那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如此就只能叫所有人都認識到這些地方的‘寶貴’,認識到這裡可產生的財富,那樣大家才會去珍惜它。
比如阿拉斯加。那裡有數量眾多的海狗群生活,這些海狗皮就是中國價格昂貴的海龍皮。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前二十年的這短短時間裡,據說俄美公司在這裡獲得了足足上百萬張海狗皮,同時還有數量驚人的海獺皮。
這絕對是一筆價值不菲的收益,哪怕是對於一個國家而言。
所以現在就著手培養一批兇悍耐操的北地獵人,這絕對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