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阿都拉曼的選擇(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是很不明智的一種做法。
除非荷蘭人有絕對的把握能在父親死了之後,接著把阿都拉曼也一塊搞定。
所以這幾日阿都拉曼連公府都不敢住,周身更是衛隊不離。
同時他還想進一步的購買火力,擴充自己的實力。
他相信只要自己的實力夠強了,不管是英國人還是荷蘭人,都會聰明行事的。
那麼從哪裡購買軍火呢?
阿都哈密手中也有足夠的錢財,只要有人願意賣給他,他的財富足可以把手下的所有軍隊都換裝為火槍兵。但是很顯然,荷蘭人在這點上對阿都哈密的幫助很小,甚至他們還在有意的控制阿都哈密的實力。
“軍火?”
趙亮眼睛眨了眨,“可以啊,這絕不是事兒。”
不提船上的槍炮,就他空間裡都還有不少自造的槍炮呢。
汝州的煤鐵聯營已經搞了一段了,槍炮私下裡自然備了一些,甚至一些都被半公開的賣給了汝州的民團裝點門面了。
這事兒官府也不追究的。
蘇和泰在任時候是巴不得境內的民團全是硬骨頭麼。
新任知府大人上位對此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但清廷近來嚴查槍炮的呼聲越來越強,所以在去年入冬後趙亮就吩咐下去了,槍炮不搞了。
至少明面上是不搞了。
暗中他叫人收攏了不少聾啞人,在汝州的山窩窩裡搞了兩個小加工廠,一個造槍一個造炮。
之前被他藏起來不叫人見的幾臺車床(切削火炮)和大型鑽床(製造槍管),都被這些聾啞人熟練的掌控著。
聾啞人在社會上是絕對的弱勢群體,這種現象哪怕到了新世紀都照舊,就更別說這時候了。
趙亮把他們收攏過來,請人教他們啞語,教他們文化,給他們吃給他們喝,穿的暖暖和和的,病了也有人照看,這些人哪一個不對他感恩戴德的?
別說是讓他們待在山窩子裡造槍造炮了,那就是給他們一把刀去殺官造反,這些人眉頭都不會皺一下的。
坤甸那裡的趙家農場已經開始‘整軍備戰’了,隊伍人數不多,教官就是當初汝州訓練基地畢業的那群人,為首的張大麻子和趙耀兩個還是第一次知道趙家在海外竟然還有這麼番基業呢。
在趙亮來柔佛的時候,他倆已經領著周東、徐家亮他們幾個狠狠地調教起新兵了。
這一批人馬趙亮只取了五百人。
這數量並不算多,尤其是日後要一分為二,一部分留在坤甸,一部分去獅子洲,那就更少了。
徐家亮這個京城來的八旗子弟,一點都沒想到趙亮要造反, 這些人是他積蓄的力量。還一直嫌棄人少,叫著再搞五百人。
之前趙亮用銀子沒能達成的願望,現在用槍炮輕易的就完成了目標。
阿都拉曼現在心中很有股迫切感,又因為親眼看到荷蘭人對他們的武備控制,那隻要能另闢一條購買軍火的通道,即便是真把獅子洲真讓給中國人了,也沒啥大不了的。
後者比之荷蘭人和英國人的威脅,根本不值一提麼。
“五百支新槍,五門小炮!”
這些東西放到市面上價值也超過一萬銀元了,可趙亮手中的都是自造產品,實際成本三千塊都不到。
而且日後每年還要向阿都拉曼提供同等數量的槍炮,這都是小菜一碟。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90章 阿都拉曼的選擇)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