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大員天地會(第2/2頁)
章節報錯
加上那些地方豪強新墾之地隱匿、漏不升科,那都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他們開墾新田甚至不需要花費一分錢,只需要從官府那裡拿到墾照,就能大肆的招攬移民前往既定區域開墾新田。
新田期間每年收穫一九分成,移民可得絕大部分。
但是在新田起科之後,也就是新田變熟田的時候,官府的田契只會發給拿著墾照的大戶。
而那些開墾土地的移民就瞬間變成了大戶手下的佃農了,租稅瞬間變重了許多。
所以滿清的統治之下,那些士紳大戶們的小日子過得不要太舒服了。
“大員距離閩粵很近,風俗受閩粵影響,早期時候主要流行的是永佃制。即佃戶由於參加過土地的開墾,因此就獲得了對於土地的永佃權,業主不得將土地再轉租他人。並且,佃戶在不欠業主租金的條件下,對於自己耕種的土地,享有繼承、轉讓、抵押和買賣的權利。且如果不願意繼續耕種了,也可以選擇退租。
因為早年大員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對於飽受山海交錯,人多地少的閩粵百姓來說,絕對是理想的去處。
但現在大員生民已經有小百萬眾,便易開墾之地已經盡數被開墾了,然移民人數卻不斷増加,因為這些年閩粵人口大盛。所以新一代的移民就幾乎沒機會再獲得主地的永佃權了,只能臨時租種土地或者受僱傭,再者就是進入到城鎮中,成為手工業者或是小商販。”
“所以……”
趙亮對大員的內情有了一個更全面的認知,原來屁民也能分高下的啊。
“所以享有永佃權的百姓是一類,最後只能臨時租種土地或者受僱傭,再者是進入到城鎮中,淪為傭工或是小商販的人是另一類。”
在這樣一個分層之下,林爽文和莊大田都是絕對的第一等人上人。烏三娘設身處地的想一想,自己要是有那麼好的條件,她肯定會老老實實的享自己的福,才不會提著腦袋去造反呢。
“那可不一定。你不是說這倆人在漳州籍的移民中的威望很高麼?還經常接濟他人……”這樣的人天地會怎麼可能不接觸呢?
“他們會加入嗎?”烏三娘依舊不能理解。
“那咱們接著往下看不就是了。”
趙亮的自信心讓烏三娘有些動搖,同時她也覺得自己更懵逼了,難道在兩年前這位大爺就想到這些了嗎?
那時候的天地會也才往大員發展不久啊。
“說說天地會。”
“天地會雖然才進入大員不久,但據反饋說,他們的發展是十分順利的。”要不然天地會的首領也不會跑去大員。
“那地方的遊民太多了。大批的移民跑了過來,卻沒有田產,沒有生計,長期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態中,被當地人稱為“羅漢腳”。”
“這些人無宅無妻兒,不士不耕農,不工不買賣,票度摸竊,械鬥樹旗,靡所不為。單身遊食四方,隨處結黨;且衫褲不全,赤腳終生。”所以被叫做羅漢腳。
“你也知道,這江湖人湊到一塊了,少不了就要歃血盟誓的,不說欺壓他人,僅僅是抱團取暖也必須如此。江湖義氣便是他們的行為準則,而天地會立會有名,江湖名頭響亮,重視兄弟義氣,就吸引了大量的遊民加入。發展是十分迅速!”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304章 大員天地會)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