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京城都已經有旨意下來了麼,地方上一切以穩定難民為主要,各縣都可以加大開倉放糧的力度,儘可能的截留流民。

只是他剛剛有意提出這事兒的時候,就看到列席的陳州府的通判在向自己遞眼色,毛志文就又按住了口兒,同時心裡重重的打起鼓來。

該不會陳州府的糧庫又出什麼么蛾子了吧?

從此這場議事就沒了滋味了。

好不容易等一群人散去,毛志文忙使人叫來江哲,詢問是何因由。

“大人有所不知。鄙府太守大人素善理財,每每於青黃不接之時糶米貸貨,而夏糧豐收之時再糴米入倉。不料今歲碰上了這場大水……”

毛志文一屁股跌回了椅子上,“你是說只府庫糧米,還是全部?”

“常平倉、義倉皆在內。”

“那各縣糧倉呢?”

“亦是如此。”

江哲臉色有些羞赧,停了幾秒鐘後小聲的說:“據下官所知,商水、項城、沈丘三地撫慰流民難民之米糧,皆出自趙家糧倉。”

“打了欠條了。”

明倫貪財好利的性格這兩年表現的是愈發突出了。但各縣知縣沒誰敢跟他過不去的。通常都是明倫身邊的隨從拿著一張條子就把糧倉儲米盡數提去,高價賣出低價買回,一來一回總能得取不少利潤的。

而且他們還經常幹出好米拿去陳米還回的事情。

各縣都是打落牙齒和血吞。誰叫人家知府大人的來頭太大了呢。

大家不但不敢阻攔,還必須幫著他去遮掩。

但明倫厲害就厲害在人家雖然貪財貪出了個大簍子,但卻能找出人來把它堵住。

明倫跟趙亮把事兒說清楚了後,趙亮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各縣糧倉轉運糧食。

各縣知縣也紛紛打出欠條。

而他們手中也握著明倫開出來的條子。

“膽大妄為,膽大妄為。”

毛志文口中喃喃道。

什麼是目無王法?什麼是無法無天?

明倫的表現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但是他敢捅破麼?

他不敢。

就跟陳州府的幾縣知縣一樣,他不敢啊。

“可眼下之事又當如何?”

幾萬流民嘩嘩的湧進來,趙家的儲備糧食再多也撐不住十幾萬人消耗吧?更重要的是那麼多人聚集在一塊,裡頭魚龍混雜,而且這突如其來的謠言必是有人在搗鬼,萬一出事了呢?後果想想都怕啊。

“大人放心,此事下官已有計較。只是還需向趙廣明通通氣,先得了他的首肯才可。”

毛志文大喜。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99章 此事下官已有計較)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