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福山海風冷冽,但再冷冽的海風都吹不散這兒的熱情。

伴隨著新任知縣何大人的到來,福山真的是有福了。

何大人抵到福山後沒多久便懲治了一批差役,還順帶著翻了多個冤案,整個福山縣百姓就沒有一個不喊他青天大老爺。

卻是在何大人到任之前就有了幾個外省的中原人拿著銀子來到福山,先是在芝罘島周邊買下了大片的地,然後修造棧橋碼頭,大造工坊、倉房。

整個福山都驚呆了。

芝罘港早就沒落好幾百年了,連當地人眼中都已經沒有了大海,海路已然破落到只剩下幾個漁村小碼頭,停泊的盡是本地的小漁船。

這忽然的來了一批人建造碼頭棧橋,大造工坊倉庫,可不就叫整個福山為之瞠目?

同時外頭還有一船船的煤炭不斷的往芝罘島這運送,就更叫人摸不著頭腦了。

福山本地士紳冷眼旁觀,而縣衙裡的差役則紛紛上前打秋風,直到何大人到任後,沒出半個月就忽的雷厲風行的整治了好一批衙役。

老百姓們沒見識,只以為是新任的知縣老爺精明厲害,在何志輝順帶著翻了幾個牽扯出的冤案之後,那青天大老爺的名頭就徹底給他戴上了。

福山計程車紳們卻是知道,這位何知縣跟那些來福山撒銀子的中原人,必大有聯絡。

事後的發展也確實證實了他們的猜測。但是浮山縣計程車紳們沒有一個抱怨的,反而一個個的大呼‘真香’。

何志輝到任福山後的第二個月,趙家名下的北海商行就開始有大船駛到福山了。

不是商船,而依舊是貨船。

一艘艘大海船上卸下了一桶桶鯨油、一桶桶鯨肉,甚至還有鯨魚皮、鯨魚須以及少量的骨粉。

一頭鯨魚全身是寶,從內到外就沒有一點沒用的東西。

哪怕是骨頭內臟也能榨出油來,剩下的骨粉依舊是肥田的上好材料。

只不過骨粉的價值最低,要不是這第一船貨物有多餘的空間,這些骨粉肯定是要被丟下的。

這個時代有捕鯨傳統的歐洲人,所需的更多還是鯨魚油,他們捉到一頭鯨魚後甚至直取油脂,而將其他的東西通通拋棄。

這太浪費了。

但北海商行剛剛投入運營,為了儘可能的回本,只要條件允許,別說鯨肉不可能丟掉了,鯨魚皮、鯨魚須乃至骨粉都被收集的整整齊齊。

鯨魚骨粉的作用已經說了,鯨魚皮可以當皮革來用,無論是鞋子皮衣皮具都能做,鯨魚須則能做傘骨,還可以做刷子。

行駛在日本海上的北海商行商船,以船隊為基本單位,每一支船隊有兩艘大船三艘小船組成。

那小船就是獵鯨船,而大船就是加工船和運輸船。

一頭鯨魚被獵殺後,如果靠近海岸線或是靠近海島基地了,那是最好不過。但這種可能性不大,而且海岸線可能還是棒棒的或是小鬼子的。

更多的時候是在海上直接解決。

一塊塊鯨油、內臟、骨頭等等都被送上加工船,那裡頭有加工艙,面積是狹小一些,卻能熬煮鯨油、醃製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