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算是知道和珅的能耐了,理財上的確是個大才,軍事上就是一個白痴。

所以他轉身就又把李侍堯給提溜兒了上來,讓他以三品頂戴暫理甘陝總督一職,負責清剿新教餘孽。至於之前的斬監候什麼的,通通忘記了。

這李侍堯在大牢裡滿打滿算待了還不到一年,就又‘官復原職’了。

“教匪的凝聚力更強,別說天方教本就抱團,你只看前面的清水教一事,便可知曉一二了。”

“華林山為新教老巢,賊子久處其中,詳知其地理地勢,加之山勢本就易守難攻,急切間遭遇大敗並不稀奇。”

“如果我是兄長,我就會圍而不打,先以夷制夷,令撒拉族土司率眾打先鋒,再調一些慣於山地作戰的藏兵助剿,圍困華林山,絕其山上水源,將一應房屋寺院盡行燒燬。待其士氣耗盡,再就勢猛擊——”

趙亮在和珅跟前話說的頭頭是道,而事實上這是歷史上阿桂督軍剿滅新教時的策略。

阿桂的情況與和珅全然不同。

第一他在軍中廣有威望,不存在和珅這種為軍中將領所輕的情況。

第二他不需要證明什麼,在老一輩將領都凋謝的現在,阿桂那就是滿清中最能打仗的人。

第三和珅抵到時,清軍已然勝券在握,他必須做些什麼來證明自己不是白來的。而阿桂抵到的時候清軍士氣正衰敗,可大勢依舊在清軍,所以阿桂就勢選擇持重之方法也不稀奇。

不過現在說什麼都已經晚了。

和珅這遭‘麥城’是走定了,不過估計也正是因此,和琳才會選擇走武將路線吧?

兩兄弟一文一武,這樣才好遙相呼應麼。

趙亮跟和珅這番談話後不到一個月,海蘭察報捷的奏摺就送到了京城,其過程一如趙亮所言。卻是清軍在一個下雨的日子,對山中勢窮人疲的新教人馬發起了總攻,是一舉克敵。

蘇四十三等雖拼死血戰, 卻也只多拼死幾個墊背的。新教人馬全軍覆沒。

和珅很想找趙亮感慨一番,早知道是這等結果,他當日就該早趙亮當參謀才會,何至於丟了這麼大一人?

不過趙亮這時候卻已經早不再京城了。

他之前沿著運河南下蘇杭,現在人更已經到了閩地的雲霄。

是的,今年趙亮就準備跟船去一趟南洋。

反正國內沒什麼事兒叫他牽掛,就是長二姑肚子裡的胎兒都還很好。

而南洋那裡,雲霄幫在經過了兩年的發展之後,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現在是他們從婆羅洲走出去的時候了。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86章 趙亮南洋之行)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