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貪汙之王的開始(第2/2頁)
章節報錯
乾隆帝得知這個訊息,勃然大怒。按照他的脾氣,按照清宮裡的規矩,那本是要狠狠的處置的,但就因為十公主,乾隆手下留情只是將惇妃革去妃位,降為嬪級,並且不久就又恢復了妃位。
小小的一個三四歲的娃娃,直接挽救了母親及整個母系家族的前途和顏面。
和珅那可都是親眼看到的。
這樣的主兒,來當他和珅的兒媳婦,這代表著什麼啊?
和珅現在有一肚子的興奮一肚子的高興相對人說,可他又不能說。
所以漫天的風雪也不能叫他和致齋冰冷了。
而對於自己此行滇南之事,和珅更是沒有絲毫的擔憂。
李侍堯這輛車翻定了。
海寧交代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他那麼多的把柄,那麼多的漏洞,等李侍堯發現自己跟喀寧阿抵到滇南的時候,他即便想堵都堵不住,想補都補不過來了。
即便這個人是朝野上下所公認的能臣幹吏,是被乾隆在繼位之初就譽為天下奇才的主兒。
可哪有怎樣?滇南各州府錢糧已經爛到骨子裡了,他還怎麼彌補?
誰還以為地方官會拿自己口袋的銀子來孝敬李侍堯嗎?
整個滇南的錢糧賬冊都已是爛透了。
敲不開李侍堯的嘴,其他人的嘴也一樣硬嗎?
那照樣能把李侍堯證的鐵證如山。
說真的,這案子既然已經捅到了皇帝面前,皇帝既然要下決心查他了,那貪汙受賄的事兒就是鐵板釘釘,誰也不能替李侍堯擋下這一刀。
而且這李侍堯若是聰明的,他就不會去抗拒上頭下來的欽差。
因為頑抗到底這對他來說反而是失分的選擇。
倒不如乖乖的向皇帝請罪,那保不準還能留下一條性命。
嗯,和珅心底裡就這麼斷定的。
因為李侍堯雖然是天下能吏,可他貪汙受賄並非一天兩天的事兒了,皇帝對此應該早就心知肚明。如果就因為貪汙受賄就要辦了他,李侍堯的腦袋怕早搬家了。
這次之所以這麼的大張旗鼓,更多是因為海寧口裡吐出的話語太過駭人聽聞。
這李侍堯不但公開的勒索下屬官員, 還使得治下各州府錢糧虧空的一塌糊塗,而且連按察使這類的方面大員都不放過,連巡撫也要視而不見,這真的有些嚇人了。
那些滇南黔省的地方官也就罷了,滇南的巡撫孫士毅,還有黔省的巡撫舒常,李侍堯的罪過一旦敲定,他倆就也別想得好。
原因很簡單,國家設立督撫,原為互相糾參,以維吏治而飭官方,可他倆倒好,目擊李侍堯營求受賄,贓跡累累,竟置若罔聞,隱匿不奏,那還要他倆有什麼用?
和珅現在就恨不能一步跨到滇南去,立馬的就把李侍堯的案子給辦漂亮了,好叫自己在皇帝心中更增添一分光彩,給自己兒子再加一枚籌碼。
等到這樁婚事徹底敲定了後,他和珅和致齋就跟皇帝是親家了,今後可不就能高枕無憂了麼?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66章 貪汙之王的開始)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