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松鶴樓算屁,出洋才真賺錢(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亮一副另有苦衷的樣子,和珅和琳兄弟當然不會去問他那配方究竟缺了哪幾種,反而揪著趙亮話裡的‘不恰當’猛批起來。
“松鶴樓那麼賺錢,你竟還嫌來錢不算太快,過分了,明堂你真太過分了。”
和琳現在因為哥哥和珅的勢,已經從筆帖試升為了工部郎中,正五品的官兒。
那他的正當收入有多少兩呢?
官俸,一年80兩銀子,80斛糧米,也就是四十石糧食。
這點糧食也只多夠他家上上下下主人僕人消耗的。
而區區八十兩銀子那在京城算個屁啊,和琳是和珅的兄弟,每月他光是官面上的往來吃喝送禮就不會小於這個數字了。
要不是進了乾隆朝後京官也有了飯銀,也就是養廉銀子的另一種說法,大體跟地方上的養廉銀子數額彷彿,五品官不到一千兩,再加上“冰敬”、“炭敬”之類,讓和琳勉強能顧著體面,他真就要伸手向和珅要錢使喚了。
當然,和珅也體量兄弟生活的不容易,銀錢方面根本不需要和琳開口,每月就都變著花樣的送去和琳府上了。
再加上和琳成婚時候趙亮送的重禮,所以和琳的日子還是過的很滋潤的。
但和琳也是真缺錢。
現在聽到趙亮竟然說日進斗金的松鶴樓來錢還不快,和琳心中是真的懵逼。這都不算快,那什麼算快啊?
趙亮說這種話,那還讓不讓他和琳和希齋活了?
趙亮也訴苦啊。要不是和珅在京城站著,他那松鶴樓的買賣能做的這麼順利嗎?一月賺個十兩銀子怕是要有一半都分潤出去,甚至是更多。
而且平日裡爛事兒破事兒還不會少了。
他賺的這點錢,他賺錢的速度,比起東南的那些大海商們賺的銀子,算個屁啊。
“致齋兄知道,我早前使人去了嶺南,除了在廣州入股了一間洋行外,還在閩地盤了個船幫。洋行賺錢不算本事,可你們知道就這個船幫,就這麼點兒的時間裡,它賺了多少錢嗎?”
趙亮放低聲音為和珅哥倆科普了一下海運賺錢的速度,“這還只是東南一帶的沿海運輸, 要是把遠洋也算上去,僅僅下一個南洋,那就是真正的金山銀海呢。”
他手指沾著酒在桌面上飛快的畫起了一副大致的地圖,詳細解釋了自己的棉鐵工業+河海運輸網戰略。
最後趙亮在桌面上畫了一個圈,把大半個中國和大半個南洋都圈了進去。
“只要把這事兒做成了,打通了各處的線路,又有致齋兄在京城罩著,今後那可就是大把大把的銀子湧過來,你擋都擋不住。”
和珅和琳哥倆的表情不住的隨著趙亮話語變幻,這海路上的大規模運輸,肯定會觸犯大青果的條律,但這點小不嚴的事情他們哥倆都不在意。
反而對未來的金山銀海充滿了遐想。
他們這也算是以權謀私了,可比起那些吃相難看的貪官汙吏來,和珅的這點以權謀私簡直是比豆腐都白。
不過趙亮話裡話外的為遠洋商船叫苦的事兒也挺叫他們唏噓的。
別管那些關於槍炮糧食藥粉的規定是哪位大神制定的,可趙亮剛才的話有道理啊。
那些洋人都是滿載槍炮而來得主,又進是見錢眼開的貨色,海上無法無天的,他們豈會放過這嘴邊的大肥肉?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