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錯了,失誤!

“這又是出自趙亮之手?”

日理萬雞的乾隆皇帝都能記著趙亮的名字了,這可真是他的榮幸。

“回萬歲爺,趙亮說此物名叫珍妮機。是泰西一個紡織工所制。”

“此人一日夜裡回家,開門後不小心踢翻了他妻子正用著的紡紗機,結果彎腰去扶的時候猛地發現,那被他踢倒的紡紗機還在轉,只是原先橫著的紗錠變成直立的了。如是恍然大悟:若把多個紗錠都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不就可得數倍之功了麼?”

“那人甚是興奮,著手去試,第二天就造出眼前的機子,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又因為他女兒名叫珍妮,遂就以此命名。至今已有十餘載,此物於泰西之地流傳甚廣!”

“趙亮年前曾經派人前往嶺南做買賣,趙家的管事知道東家喜好,聽聞了訊息後當做趣談寫信告知趙亮。……”

然後的話和珅不需要多說了,乾隆也能明白。

這則故事很有趣味性,叫乾隆情緒大悅。

“好個趙亮,自飛梭機後接連為國謀福,朕心甚悅。賞金百兩,以示嘉獎!”

很高興的乾隆皇帝抖手打賞了趙亮一百兩黃金。

趙亮捧著黃金充滿了驚喜,沒想到他還能落到實利啊。

邊上的和珅、英廉則把他的這幅驚喜模樣當成了激動。是啊,一個小老百姓,哪怕再有錢,接到皇帝賞賜的金子時,那也會激動的說不出話來吧。

趙亮的這幅表現完全合乎常理。

倒是長二姑撇了撇嘴,一百兩金子,打發要飯的呢?

這東西要是被趙家人始終握在手中,看他們一年下來都能賺取多少金子?

那利潤要是小了,英國的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夫婦就不會被小鎮上的人打砸搶燒一通後趕出他們居住的小鎮子了。

不就是因為“珍妮機”的發明使得棉紗產量有了明顯的上升,於是,織布廠收購棉紗的價格就下跌了。那些沒有使用“珍妮機”的紡紗工人不但產量低,而且棉紗也賣不出好價錢。日子久了,怒氣爆發,才有了搗毀機器驅除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夫婦那一幕的發生。

長二姑自覺的自己的撇嘴很隱蔽來這,卻不知道那已經被趙亮明明確確的看在眼裡了。

趙亮故意把自己臉色一沉,抓著手邊的茶盞猛地一頓,房間裡的氣氛立馬就沉重了來。

長二姑嚇了一跳,這還是她第一次見到趙亮生氣呢。她之前拿著趙亮給的銀子什麼成績都沒有做成,反而先花了一千多兩銀子又助她哥再進了一小步,趙亮知道了都一個字沒有說她呢。

誰知道現在就發怒了?!這是為什麼啊?

“皇上日理萬機之中能記得我這斗升小民所盡的丁點微薄之力,賜金百兩以作嘉獎,這是多大的榮耀,你撇什麼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