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聽了大事高興。

他就是立志高遠,因為年輕時候吃過大苦頭,繼母要趕他走,地裡的莊頭要聯合當官的反吞他家的土地,不僅親叔伯看不上他,連外祖家都瞧不上他,若不是劉全他爹當年維護他和和琳,劉全也是個忠心能幹的,和珅哥倆現下保不準連骨頭都已經朽了。

所以和珅野心勃勃,他要當官當大官,叫昔日所有看不起他的人都乖乖的給他跪下。

這般的心性下,‘做事就要做好,做好才能念頭通達’這句話尤其的合他胃口。

這酒一喝就喝到了二更天,趙亮根本就沒再回松鶴樓,因為跟伶仃大醉人事不省的和珅對比,他也是一臉醉色,站都站不住了。

當即被送入了和府的客房中,趙亮舒舒服服的一覺睡到日上三竿。

他睡的舒坦了,卻不知道這京城內正有一個人為他犯愁。

刑部的河東清吏司郎中曹光楠攤煎餅一樣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

好不容易半夜裡睡著覺了,天未亮就早早醒了。

沒奈何,心中記掛著事呢,那秋審處的空缺可不等人。他再多遲疑兩天,那空出來的位置就都要塵埃落定了。

秋審處,顧名思義,就是核實秋決一事的地方。

中國明清兩朝都是秋天處決犯人麼,故名秋審,也稱秋決。

有清一朝。秋審處最初由川蜀、桂西兩司分掌。雍正十二年始設總辦秋審處,由各司掣遣滿漢官員各二人專辦,另派四員協辦,一年一換。乾隆十九年始定以總辦司員任之,郎中、員外郎、主事皆無定員,由刑部尚書從各司司員內酌委坐辦或兼辦。

秋審處在刑部內份量極重,掌核辦秋審、朝審之案,出具看語,呈堂核定,彙刊招冊,分送九卿、詹事、科道以待會審;會審情實者另繕黃冊,進呈皇帝御覽裁奪。另外,每年秋審、朝審所用經費,也由秋審處稽核題銷。

曹光楠不敢期望總辦司員的位置,那位置歷來就是尚書大人的心腹,曹光楠雖是刑部老人了,可在英廉跟前還差著份量呢。

他只盼著能去為總辦司員打個下手,最好是兼辦,這樣他還能繼續握著河東清吏司的權柄。

可刑部那麼多郎中都盼著這好事呢,憑什麼曹光楠能脫穎而出?

他一不是尚書大人的心腹,二也沒什麼深厚的來歷靠山,三人在刑部諸多郎中裡也不是出類拔萃的主兒。怎麼看他都是一個陪跑,甚至連陪跑都算不上!

可曹光楠不甘心啊,這樣的好機會錯過了就太可惜了。

秋審處的份量極重,所以它就也很得上頭人的矚目,一旦幹出成績來了,必有提拔。

那就是沒幹出成績,那也有一份苦勞不是?更能在上頭人眼中混個眼熟。

這個機會對曹光楠這種能力不算太出眾,也無大的背景靠山的人來說太難得了。甚至可以說,他這輩子能不能爬上三品大員,那都看他能不能鑽進秋審處了。

不然的話,曹光楠要在清吏司郎中的位置上苦熬多少年,才能爬上四品啊?哪怕他願意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