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國慶中秋趕在一塊了,這真的很難得。大家節日快樂!

“你這剛一返家,就給本官送上了如此重禮,意欲何為啊?”欣賞過玉瓶之後,神態歡喜的明倫終於想起了趙亮了。

上茶落座,明倫擺出官架來,向趙亮問道。可臉上全是笑容的問道。

趙亮當然回答的很得體了。

話裡話外就表達了三個意思:

第一趙家是很感激明倫他的,知府大人的恩德趙家永記心上;

第二是他兄弟明年就要下場了,嗯,沒別的意思,就是告訴知府大人一聲,他兄弟明年二月裡要參加縣試了。雖然縣試的考官是淮寧縣的知縣,但四月裡的府試的主官是明倫不假啊。

而要不是更高一級的學政還不是趙亮能輕輕鬆鬆巴結上,他非把那學政也給打通關節了,叫趙輝能一次性的連過三關。

不需要太好的成績,不需要做什麼廩生,只要一個秀才功名即可也。

第三呢,才說到了柳氏。說自己在城裡養了個外室,有兩年時間了,愛之心切,捨不得放走,可現在家裡正在給他說親呢,他趙亮就準備給外室‘獨立門戶’……

這些實際上都不是大事。

雖然哪一條外都不怎麼合法,但這卻就是眼下大清朝的現實。

地方上大戶巨室的公子哥,只要文名不是太臭,疏通關節了,拿到一個童生的名分並不困難。

只要名次上謙虛一些,表要太突兀了,沒人會上心的。

畢竟童生不是秀才,更不是舉人麼。

你地方大戶可以輕鬆的搞定知縣、知府,可督理一省學政的大宗師,那就很不好搞了。

這是一個品階不高但卻很清流能養望的位置。

能坐上這樣的一個位置,那多半在士林中是有著一席之地的人。

這種人普遍都會很愛惜自己的羽毛。

畢竟他們是清流,職務清貴,只要三年學政做滿回到京城就基本都能升官。而等什麼時候能熬到下到地方省份裡去主持鄉試了,這就徹底的熬出頭了。

而給柳氏立一個單獨的戶籍,那更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了。根本不需要對明倫說,只需要招呼一聲淮寧縣衙戶房的典吏,就足可以輕鬆搞定。

趙亮重點說的是第一條,連帶著第二條都是順帶的,就更無需提柳氏的事兒了。

明倫這話聽得舒服。

所以厚禮他就心安理得的收下了,畢竟他真的對趙家撫照很大的麼。

不過明倫的心情雖然高興,但他依舊想不起來留趙亮吃一頓飯,只是隨口給了趙家一個好處。

陳州府的民團辦的興旺發達,團總局也在陳州地界的份量大增,明倫雖然已經對自家的前途不抱啥希望了,可他還是要做好表面功夫的。那他下一步的做法就是準備把各縣有牌面計程車紳鄉紳都引入團總局,給他們一個位置坐,如此也好加強加深官府與士紳賢達之間的聯絡。

趙家本屬於可選可不選的角色,因為他家的資歷太淺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