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普通的武夷紅茶為例,在廣州的出口價格就是九兩白銀一擔。可是這些茶葉漂洋過海到了西洋,以紅毛國為例,你們知道哪兒的茶葉一斤又能買到多少錢嗎?”

這句問話自然得不到回應。何志輝他們全都睜大眼睛的看著趙亮。

趙亮伸出了一個巴掌,口中說出了一個他們從沒聽說過的名詞——先令,“五先令!”

“二十先令就是一英鎊,而一英鎊就能兌三兩庫平銀。”

“也就是說,一斤在咱們陳州府三十個銅子就能買到一斤的武夷紅茶,在紅毛國就能賣到六七百個銅子。”至於有“綠色珍珠”之稱熙春茶,在這個時代的英倫三島上,一斤至少能賣出十個先令的價格,這點趙亮就不多說了。

“十倍之利啊,這是真正的十倍之利啊。”

所有人臉上都露出了驚愕,沒人能想到平淡無奇的武夷紅茶在萬里之外的西洋地界竟然是這麼的昂貴。

那玩意兒在北地並不怎麼暢銷,在陳州府真就才三十個銅子一斤。這價格甚至比廣州的武夷紅茶成本價都低。

因為打閩地北上的茶葉可以走海路麼。

大清是極貪婪的,這點大家心裡有數就行了。閩粵兩省的官府為了多收關稅,就做了一規定,一應前往廣州交易的茶葉,都不準走海路。以武夷山的紅茶為例,從武夷山到廣州,如果能走海路的話,成本最多增加四錢銀子。可是要走內陸,那茶葉就要先後換七次船、交四次的稅。一擔(100斤)茶葉運到廣州的成本增加到了白銀三兩八錢。

比運到距離更遠的陳州府的價格都更高。

然後十三行的人再以九兩白銀一擔的價格賣給洋人。地方如果是上等的武夷紅茶,甚至是極品的武夷紅茶,那價格還會更高出許多許多。

“所以,洋人雖然光是在茶葉上就一年要砸下兩百萬兩白銀,可他們賺的錢只會更多。這些人不遠萬里的趕赴我大清,怎麼可能是白白送銀子給咱們?”

“至於你們擔憂的這一路上的運輸安不安全,沿途落腳的港口又會不會徵收重稅,其他國家的商船我不知道,反正那個紅毛國是不用擔心的。”

“你們可別看這國家面積不大,就小瞧了人家。”趙亮再度用小細棍點著英倫三島,“這可是如今西洋的第一強國。”

“海軍力量雄視天下。”

“光是載炮七十多門的正規戰艦就有上百艘之多,每一艘都巍如小山般大。最強的戰艦曰一等風帆戰列艦,艦長皆能超二十丈,寬亦有四五丈之多,艦上裝有三根桅杆,主桅也可高達二十丈。艦身設定了上中下三層火炮甲板,共裝有一百零八門重炮。艦上一次齊射,可發射千斤重的炮彈。”

這般形容英國人的皇家海軍,雖然略微有點誇大,可也不算是胡扯。

趙亮看著眼前那一個個被震是瞠目結舌的人,心中暗自好笑。

雖然知道這樣說有點滅自家威風揚他人志氣的意思,可他更清楚,想要打破這些人心中的‘天朝上國’之夢,那就必須用具有超級震撼性的言語去威懾他們。

“這是一個島國,海貿十分發達,海運是他們的生命線,海軍自然是國家柱石。人家那種載炮二三十門的海船,那是成千上萬的。”

“所以別看人家的本土面積不大,比之咱中原省也大不了多少,可人家的殖民地大啊。”

殖民地?趙亮嘴裡又道出了一個十分新鮮的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