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貢院已經有人著手整理了,來年還要鄉試呢,可耽擱不得。而小武庫失竊的案子卻跟沒有發生一樣。官府的主要力量依舊在對梁行舟緊追不捨!

而後者的大名呢?也是在這隨後的幾天時間裡就迅速的逾越了濟南府一地,更跨越了漕幫這一界線,已然在短短時間裡傳遍了半個齊魯的三教九流。

因為‘皇漢’這倆字已經傳開了。

滿清官府是很難長期保守秘密的,尤其是在全力緝拿追查‘反賊’的時候,你不可能不叫人知道那兩個扎透了無數人心的‘字’。

於是,不知道多少漕幫弟子開始對梁行舟破口大罵,就是梁行舟這類的人才害得他們這段時間過的這麼悽慘的;同樣也不知道有多少江湖同道對梁行舟豎起了大拇指。

這位,那還是清水教除外,第一個嶄露頭角的‘江湖好漢’呢!

值得佩服!

誰叫‘皇漢’這倆字太牛逼了呢!

一聽入耳,第一個反應就是太高大上了。

被冤枉的梁行舟依舊跟耗子一樣躲在濟南城內的陰溝裡,濟南大街小巷的搞得太嚴實了,這麼多天了他也沒尋到出城的機會。

而趙亮這是也覺得束手無策。他連武庫都給搬空了,國泰他們卻還始終盯著梁行舟不放,他還能怎麼辦?

去殺了國泰麼?

捨不得呢。

這可是僅次於和珅級別的鉅貪,是能敗壞一省吏治的牛人。

捨不得,也殺不得的。

這樣一來,只是趙亮就感覺著十分的被動。僅僅空殼一個的皇漢,面對這種需要真正的實力來運作的事情時,完全束手無策啊。

“還是需要硬實力啊!”

雖然理智告訴趙亮完全不需要著急,給他個十年八年時間,憑著他手中的財力,完全可以一點點的把‘組織’力量發展壯大。

到那時候,興風作浪,翻雲覆雨,就都是等閒。

可此時此刻趙亮的內心裡還是有了一絲急迫感!

這次回去似乎可以把學校建起來了。本來他是準備在和珅最大之後才著手建學校的,但現在要提前兩年來搞也不是不行,只要學校低調一點,搞得規模小一點,那也不是不可以的。

先推出一個幌子,梁姥爺的私塾。

梁姥爺的私塾這兩年裡雖然擴大了又擴大,老師從一個變三個,學生從開始的二十來人變成了現在的五十多人,但看在趙亮的眼裡,那還是上不得檯面。

這回他趙家大公子,有幸大難不死,那當散財以積福。

老人言:慎言可免災,散財能積福。蘇秦因會說而死,石崇因財多而亡。人皆欲會說話,蘇秦乃因會說而殺身;人皆欲多積財,石崇乃因多積財而喪命。這道理是十分簡單易經懂的,只是能做到的很少。

但現在他趙大爺就來做了,那也不顯得很突兀。

造福鄉梓麼。

首先要擴大梁姥爺的私塾。從五六十人擴大到一百人以上,班級要從三個變五個,並且規定每班的前十名免交學費,也就是束脩。

前五名還會發放獎學金。雖然不多,只一人五小吊(五百文)。可月試是每月一次,一個月就是五百錢,這對一般人家言已經很多了。第一名更是獎金翻倍,且連日用的筆墨紙硯都給你包了。

這條件一經打出去,誰敢說老趙家不是在助學育人?

有這樣的名頭籠罩,趙亮的學校只要不太離經叛道,人數也不是太多,就足可以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