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和珅和中堂(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趙亮還能說什麼呢?趙爹的擔憂完全正確合理。繼任者都不需要把趙家徹底搞死,只需要先期打壓蹂躪一陣,然後再高抬貴手,那保不準還能叫趙爹心生感激呢,也賣了蘇和泰的面子。那站在趙家背後的蘇和泰,即使沒有賣了趙家數錢的意思,對此也不能說什麼。
可這麼一來苦的就是趙家人了。
都不需要多久,一年半載的打壓就足叫趙家在陳州府聲名掃地。不但能重重影響到趙家產業的下一步擴張,連趙亮與何志輝搞得那個不能曝光的會社都將會大受影響。
何志輝才只是個秀才,能教友交往的人又會是些什麼人呢?舉人他是高攀不起的。
所以,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何志輝能往來的就只是些跟他一樣的秀才,就比如趙德安,甚至是一些連秀才都不是的童生。
這些人的抗壓能力是很薄弱的。要是發現知府大人對趙家有不滿和打壓,作鳥獸散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而這種不可言明的事兒,第一炮沒能打響的話,日後要東山再起就太難了。
不是趙家沒那個財力,而是何志輝的號召力和聲望,根本不足以做第二次。
車廂裡趙亮也不吭聲,而是在心裡細細盤算著他早就計劃好的後手。不提趙爹、趙老爺子對趙家今後未來的擔憂,現在蘇和泰要趙家二次起頭,那連趙亮本人都開始有些擔憂了。
雖然陳州府的得失,很小兒科,根本就不能跟計劃比。
可計劃的再好,不付之以行動,或是不能做好行動,那計劃就永遠只能是停留在紙面上的計劃而已。
反觀陳州府,這是趙家人的根本啊。
趙亮默默在心中盤算著,“乾隆三十九年,時間已經不多了……”
再有兩年,人和珅和中堂就要徹底發跡了,到時候趙家想去抱大腿都很難。也就是現在,和珅還是潛龍在淵,被乾隆扔進內務府裡當一個不怎麼起眼的管庫大臣。
管庫大臣並不是真的什麼大臣,別看名頭挺唬人,實際上就是管理皇家倉庫的。和珅是分管布庫。
但就是這麼一很不起眼的角色,硬是被和珅給做出了花樣來。
託和珅在後世的巨大名氣,趙亮對這位天下第一鉅貪的人生髮跡史很是清晰。
和珅三十八年就任管庫大臣,然後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先從這份工作中學習到了如何理財,然後又跟內務府上上下下打理好了關係——他本人是個小角色不假,父親早已病逝,家勢中落,可他背後站著英廉呢。
那可是乾隆朝的重臣,《四庫全書》館的副總裁,當朝刑部尚書,兼辦戶部侍郎、正黃旗滿洲都統事務,議政大臣,賜紫禁城內騎馬。
而且英廉並不是漢人,他漢姓是馮,馮英廉才是他的真名,系內務府包衣出身。內務府那是他的老家,在裡頭影響深刻著呢。
和珅是英廉僅有的一個孫女婿,他兒子早逝,至今的血脈僅剩下了一個孫女,所以和珅的這背後靠山是絕對給力的。
有自己的嶽祖站在背後,和珅的差事做的不要太好太漂亮了。
到了乾隆四十年的冬季,他就會因業績太優秀被擢為乾清門侍衛,次月再升為御前侍衛,並任命正藍旗滿洲副都統。到了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和珅改任戶部右侍郎,併入軍機處,徹底走上了風光無限的寵臣權臣道路!
那個時候趙家還憑什麼去巴結已經發跡大發了的和珅和中堂呢?
所以,巴結人要趁早了去。
如今這乾隆三十九年,那就是勾搭上和珅家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