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乾隆三十九年(第2/2頁)
章節報錯
造成的損失並不很大,因為死人不多麼。
五棵幼苗,除了章樂那支隊伍幹活的時候,真把雞給殺了,其他四隊人更多是打草驚蛇。
就比如說李山那一支,攏共才幾個人啊,除去放火放炮仗,根本就騰不出手來去殺人。
即便是章樂那隊人馬,那也是有點瞎貓撞上死耗子的感覺。放了一把火,又放了幾個特別響亮的大炮仗後,竟然嚇的那‘老公雞’自己跑出了窩來。
想開啟後門跑路,那可不就一頭撞向了刀口上了?
但是,性質極壞,社會影響極壞。
魯山、南召的官員士紳都不傻,當然看得出這是‘山匪’對他們的反擊報復。
幾家倒黴的地主士紳,全都是大清朝的忠臣孝子。
訊息就跟冬季裡寒冷的北風一樣,迅速傳揚開來,別地計程車紳如何感想不提,反正魯山和南召兩縣計程車紳很沒有安全感。
這也更叫地方官員們大為惱火,這是挑釁,這是對官府對大清朝的嚴重挑釁。
但是當官的再暴跳如雷又如何?他們根本就摸不到來者的行蹤。汝州與南陽府的綠營、差役當即不顧嚴寒與佳節的再掀起了一波轟轟烈烈的嚴打,但又豈能摸到真兇的一毫一厘?
不過這風聲還是很快的就傳遍了四面八方!尤其是中原省的南部各州府。
蘇和泰接到訊息後的反應很大。
一方面是因為憤怒,他是大清朝的鐵桿支持者,人家是上三旗的旗人。任何‘反賊’都是他不共戴天的死敵。
可另一方面聰明機智一流的蘇和泰,明顯意識到了這二度風波對自己的有利。
這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他的‘正確性’啊。
之前蘇和泰大張旗鼓的在自己轄地裡搞民團建設,那也不是半點壓力都沒有的,至少巡撫何煟對他的這一行為就較為不滿,而陳州府境內各知縣裡頭也有不同的聲音響起。至於民間計程車紳之流裡頭就更是如此了。
哪怕蘇和泰是一個旗人,這也不意味著他在地方任上‘胡作非為’就半點壓力都沒。
只是蘇和泰肩膀上的壓力,一般人看不到也體會不到罷了。
不然,他要大肆斂財如何還要尋‘民團’這麼個藉口呢?
可現在豫西南傳來的新訊息卻叫蘇和泰肩膀上的壓力一掃而空,甚至他還機敏的意識到,這對於自己是多麼好的一個機會。
只要運籌得當,本來僅是供蘇和泰斂財的‘民團’,完全可以成為他的先見之明,成為他的政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