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聞諸位義士壯舉,極是佩服,今特來相助。亦是相邀諸位入我皇漢……”

“我皇漢反清復漢!”

“我皇漢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我皇漢組織縝密,勢力龐大!”

“我皇漢財源廣聚,糧米豐盈!”

趙亮並沒有給李山他們多麼詳細的介紹所謂的皇漢,可言語裡卻明確無誤的表達出了一股實力極強大的壕氣沖天的味道。

這是一支有組織,有制度,並且有著龐大勢力和充裕錢糧的反清力量。

正是李山他們這些與滿清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的人最好的去處。

也立刻的就叫李山他們升起了敬畏之心。

僅僅是獵戶出身的他們何曾接觸過這般‘波瀾壯闊’的大場面?感覺自己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個事前從未聽說過的新世界。

“諸位身負血仇,已與滿清勢不兩立,這天地再大也難有存身立命之地,何不入我皇漢,好潛伏爪牙于山川之中,待那天地傾覆之時,再來洗盪羶腥?”

這招攬與投效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趙亮這邊方一開口,李山、李陽五人就再度跪了下。

“救命之恩無以為報,願隨恩公赴湯蹈火!”

趙亮給他們指出了一條‘光明大道’啊!

——這滿清勢強,他們要報仇雪恨,跟隨皇漢這種勢力龐大的反清組織,絕對是再好不過的出路了。

何況除了這種‘陽光’難以照到的地方,時間哪裡還有他們這些人的容身之處?

趙亮朗聲大笑,二百兩銀子加上一疊路引,當即奉上。

‘皇漢’如此規模‘龐大’的反清組織,暗中自然隱伏著‘不少’人手,他可是兵事總管啊,沒有人馬何以稱‘兵事’?

而二百兩銀子加上一疊路引,就算是給李山他們的見面禮。之前這些一直在他腰間的包裹裡。

銀子是給李山他們今後一段時間花銷的,路引卻是這個時代人口流動所必須擁有的東西。

清承明制,別看韃子入主中原的時候殺孽滔天,可事實上愛新覺羅氏卻照抄了老朱家的作業。

路引制度就是如此,天地是大,卻不是隨便人來逛遊的。

雖然乾隆朝已經不比清初,滿清統治秩序的日漸穩固,其不管是地方上的保甲制度,還是路引制度,都已經鬆弛。可終究是有備無患,拿著路引,無論是住店還是進城,都方便許多。便是碰到官兵,也能堂而皇之的出入。

這一疊路引是趙亮事先前準備好的,是他從幾處衙門裡順出來的,路引上用了別名,照著五人的樣貌,早已經填寫印蓋妥當。

“南陽你們是不能呆了,去汝州吧。先在魯山縣落腳,那城中有一家嘉和客棧,你們就住那。具體情況,等你們到了魯山,自會有人跟你們分說。”

汝州就是日後的平頂山,魯山縣位於伏牛山東麓,自然是佔山為王的好去處。趙亮去歲就在那裡埋下了一個點。

李山他們在南陽造下了那般駭人的案子,名頭必然會傳到汝州的,這裡也適合他們豎旗。當然他們也能去其他幾座寨子裡落腳,一切就看李山他們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