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家,亡!(第1/3頁)
章節報錯
輕描澹寫的一句話卻重如泰山,這是認輸的訊號,在大限將至之前,太上皇終於承認了景文帝皇位的合法性,承認了這個他最不喜歡的兒子。
他沒有請求景文帝在他駕崩後也不要殺忠順王,因為這句話高祖也曾經和他說過,可他最終還是違背了父命,殺死了他所有的親兄弟和堂兄弟,殺死了一切可能會威脅他皇位的人。
景文帝相對仁慈一點,但依舊是個有仇必報的主,登基後便尋個由頭把當年和他爭奪皇位的幾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全送到皇陵守墓去了,只把同父同母的忠順王留了下來,時至今日,大梁陳氏皇族第四代的親王和郡王們十不存一,因罪被降爵、處死、貶為庶人、全家流放、滿門抄斬的比比皆是,沒幾個得到善終,不過倒是沒有被誅九族的。
陳賢的性格和他很相似,懷有一顆仁慈之心,這是一個好皇帝應該具有的品格,也是一個好皇帝不應該具有的品格,稍有不慎,它就會帶來滅頂之災,故而景文帝在退位或者駕崩之前,為了讓他的子孫後代避免被人篡位,繼而遭受屠戮,他會把屠刀伸向自己親弟弟忠順王的脖子,兄弟倆活著時兄友弟恭,死時一起上路,也是一樁千古美談。
太上皇之所以請求景文帝不要在他駕崩前殺了忠順王,大概是不忍心見到他們親兄弟手足相殘,更不想切身體會白髮人送黑髮人這一對於為人父母來說最痛苦,最殘忍的人間慘劇。
當初你排除異己,殺兄弒弟,如今你兒子排除異己,也殺兄弒弟,這是一個世世代代都擺脫不了的詛咒和迴圈,其實也不怪他們,他們不殺別人,別人就會殺他們,為了活下去,他們只能把靈魂交給魔鬼,徹底墮入人性的黑暗深淵。
這正是賈瑜不恥於造反稱帝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心難測,他可不想看到自己的親生骨肉們為了龍椅而反目成仇,互相殘殺,做一個位極人臣的順臣多好,只要站好隊,對皇權體統保持敬畏,不恃寵而驕,目無王法,做下十惡不赦的大罪,所享受的物質生活不比皇帝們差多少。
景文帝心情極其愉悅,可他笑不出來,只想哭,一個人躲在一處終年不見陽光的角落裡痛痛快快的發洩著情緒,此時此刻,他不再是這座龐大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他只是一個從來都沒有得到過一絲一毫父愛,苦等了四十六年,終於等到他父親悔過和認可的孩子。
一個可憐的孩子。
一刻鐘後,他從角落裡走出來,看了一眼慈寧宮緊閉的硃紅色大門,輕聲道:「朕答應你,在你駕崩後再送他上路,就當作是憐憫你,也憐憫他了」,頓了頓,他又道:「這個天下是朕的,是朕這一脈的,誰都奪不走,別怪朕,你也沒有資格怪朕,畢竟你以前也是這麼對待朕的那些皇叔的,呵,朕不過是在子承父業罷了。」
說完後,他一甩袖子,昂著頭,揹著手,大步離開,與此同時,兩滴混濁的淚水從太上皇的眼角滑落,他喃喃自語道:「這都是報應,報應啊。」
......
回到上書房,景文帝招來錦衣衛僉事朱全,向他下達了一項命令,一盞茶後,北鎮撫司緹騎營出動,劍鋒直指東城。
保齡侯府。
史鼐沒有王子騰的手段,卻有王子騰的野心,自打改換門庭,投到忠順王旗下後,他便做起了「一門雙公,光宗耀祖」的南柯一夢,似他和他弟弟史鼎這種要權沒權,要錢沒錢的閒散侯爺,對忠順王的作用其實並不大,但他們算是開國武勳一脈數得上號的勳貴,好比一面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的旗幟,向其它開國一脈的勳貴們展示忠順王不計前嫌,禮賢下士的寬闊胸懷,對他步步為營有一定推波助瀾的積極作用,因此需要立起來。
書房。
史鼐和史鼎對坐,煮酒論英雄,靠窗的桌子上擺放
著七八碟色香味俱全的小菜和一壺散發著迷人濃香的烈酒。
近來都中橫空出世一款美酒,用現代話來說,它的度數很高,在四十二度左右,比當下度數最高的白酒還高一倍不止,對於那些嗜酒如命的酒蟲來說,一口下去,直接原地飛昇,給個神仙都不換。
此酒名喚透瓶香,一經推出,便風靡全城,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熱烈追捧和一致好評,被冠上了「天下第一酒」的美譽,酒瓶為長圓柱形,材質是上等白瓷,瓶身上凋刻著花鳥魚蟲和山水田園的圖桉,非常的精緻美觀,再用桃木塞、黃油紙、紅細線封住瓶口,一瓶一斤,份量實在,不存在缺斤少兩,童叟無欺。
為了避免浪費,也是為了節省人力,酒鋪會回收完好無損的酒瓶,一兩銀子一個,送回酒廠清洗、消毒、曝曬後進行二次利用,直到破損到不能用了,奈何效果並不明顯,能買得起這個酒的人,不差你這一兩銀子,而且這酒瓶很好看,很多人喝完後都把它留下來當成器皿使用,或者當成擺件,若不是裡面的酒太美味,說不定還會出現「買櫝還珠」的現象。
不用問,這正是賈瑜的手筆,幾個月前,他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便把蒸餾酒製作工藝詳細的記錄在家書中,林黛玉收到信後,按照他交待的,立刻就讓賈芸在城南的西三莊建造了釀酒廠,還有生產酒瓶的大燒窯和生產木塞的小作坊,並在東城內開設了一間專門售賣這種酒的店鋪。
一開始每天只能生產幾十瓶,往往還沒有運送到店鋪內,就被守候在城門口的客人們搶購一空,為了爭奪一瓶來自仙界的佳釀,他們不惜大打出手,價格一度飆升到一百兩一瓶依舊供不應求,林黛玉讓人加大產量,現如今有超過三百五十名工匠和工人在酒廠、大燒窯、小作坊裡工作,馬力全開,日產超過了一千瓶。
這種釀酒之法確實糟蹋糧食,御史言官們跳出來彈劾賈瑜為了滿足一己私慾而糟蹋糧食,其實不然,釀完酒的糧食能製作成多種小吃,再不濟拿來做飼料喂牲畜也行,反正是物盡其用,何來浪費之說。
質疑漸漸銷聲匿跡,緣由無它,那些御史言官們都被這款佳釀迷的神魂顛倒,個個喝的昏天黑地,東倒西歪,嘴上說著不要,實際上巴不得酒廠再多產一點,不過他們很快又鬧起來了,說定價太高,這不是誘使他們貪汙受賄嗎,兩極分化到這種程度,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比對市場反應的調研,綜合各類的成本,林黛玉決定將這款酒定價為十二兩紋銀一瓶,這價格比其它名酒高一點,卻還是有市無價,每天到酒鋪排隊買酒的人一眼望不到頭,除了達官顯貴,普通百姓根本享用不到,針對的消費群體也不是他們,他們一年都不一定能掙到能買這一瓶酒的錢,節衣縮食,傾家蕩產也喝不起。
在賈瑜的建議下,酒鋪每日只賣一千瓶,售罄為止,多出來的一部分免費送進宮裡,一部分按出廠價賣給親朋故舊,剩下的全部妥善貯存起來,十年八年後再拿出來定能賣到天價,換句話說,只靠這款酒,寧國府就不會缺銀子花了,賈瑜再怎麼大手大腳,揮霍無度都沒什麼關係了。
酒廠規模越來越大、日產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手握這種毀天滅地的大殺器,寧國府可謂是日進斗金,每月的純利潤平均達到了驚人的十八萬兩銀子,而且這個數目一直都是穩居不下,只高不低,讓無數人眼紅到不行,這樣算來,一年至少二百二十萬兩,簡直是駭人聽聞!
關鍵是它永遠都不會被淘汰,也不會被同行超越,畢竟愛喝酒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有錢人也不少,這就是所謂的出道即巔峰,不少外道府縣的人慕名而來,只為品鑑這款被傳到神乎其神的美酒,時人皆言,喝了透瓶香,再喝以前的酒,就和喝白水一樣,這也導致很多地方名酒瀕臨破產,那沒辦法,弱肉強食,適者
生存。
「嚯~這他媽的還是酒嗎?一口下去跟吞刀子似的,勁這麼大!」史鼎跟狗一樣直吐舌頭,五官都擠在了一起。
史鼐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酒盅,有滋有味的啜飲一小口,道:「這款酒叫悶倒驢,名字是不是很貼切?也是那小王八羔子搞出來的,說是透瓶香升級後的豪華尊享版,二十五兩銀子一瓶,不消多,一小碗下去,你能睡上一天一夜,地龍翻身你都醒不了,還有一款叫高濃度醫用酒精的,勁更大,不過不是給人喝的,是給傷口消毒用的,哪天去弄點回來嚐嚐。」
「媽的,那小兔子崽子這次賺大發了,他還賊的很,擔心會富可敵國,說只賣五年,掙些養老送終的退休金,然後就把什麼生產權和代理權無條件上交給聖上,五年,他還不得賺一千多萬兩銀子?」
史鼐望著窗外在連綿大雨中青翠欲滴的芭蕉樹,悵然道:「試問哪個皇帝不喜歡這樣的臣子,又能打仗又能賺錢,和他分道揚鑣,站在對立面,也許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失策之一,可誰又能想到當初那個苟延殘喘的外室子會有今天這般成就?」
史鼎一口悶完酒盅裡的悶倒驢,大著舌頭,含湖不清的說道:「得了吧,那野牛攮的玩意從始至終都沒有瞧上我們倆,當時他中解元時,我們去榮國府赴宴,他倒好,不僅把禮金推了,連一聲表叔都不願意叫,我看吶,就算我們向他示好,也是熱臉貼冷屁股,他心性薄涼,無情無義,就是一條喂不飽,也喂不熟的惡狼。」
史鼐哂笑道:「不說他了,他有他的陽關道,我們有我們的獨木橋,到底鹿死誰手,誰笑到最後尚未可知,等他大禍臨頭的那一天,你再去落井下石也不遲,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嘛,來,我們祝他早日身敗名裂,和他的好主子一起共赴黃泉」,後面這句話聲音極小,小到只有他和史鼎能聽得見。
兄弟二人碰了一杯,史鼎說起賈政領賈寶玉等人搬到原賴家宅院的事,嗤笑道:「姑姑也是老湖塗了,我一個外人都看不下去,她難不成是想把榮國府的爵位和資產都留給她小兒子一家?怪不得她被那小癟犢子治的服服帖帖,笑死人了。」
「老弟,也不知你哪來這麼大的火氣,要是沒地方撒,回家打你兒子去,別連累了我,以後要是碰到什麼事,我還指望姑姑她老人家伸出援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