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填詩,奔赴戰場(第2/3頁)
章節報錯
陳賢:「兒臣附
議。」
李基:「老臣附議。」
陳佑:「這主意好。」
景文帝從袖兜裡掏出一顆金豆豆放在攤位上,買下了小豬花燈,點頭道:「準了,按你說的辦吧,屆時朕會讓光祿寺的人在城外接酒相送,為你們壯行。」
「臣代全體天策軍將士叩謝陛下隆恩!」,賈瑜欲拜,但卻被景文帝制止了。
「銘記朕之前跟你說過的話,當以保全自己身家性命為重中之重,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若死,萬事皆休。」
「請陛下放心,臣不敢忘卻。」
慶陽公主走上前,福了一禮,輕笑道:「父皇,前年這個時候,小賈先生提筆寫下了‘夢裡尋他千,,去年不知何原因未寫,今年總不能還不寫吧,您說呢?」
諸多女兒中,景文帝最滿意這個端莊優雅,國色天香的大女兒,原本不是沒有想過把她許配給賈瑜,但後來礙於前文提到過的種種原因,最終還是不了了之了。
「不器,填一首詩詞來助助興。」
「臣遵旨。」
賈瑜不假思索,張口就來,用一種沉重的語氣吟誦道:「《生查子·元夕》」
….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青衫袖。」
慶陽公主細細品味一番,柔聲道:「小賈先生瞬息成詩,天縱奇才,此詩和那首‘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有異曲同工之妙,讓人讀到後不禁心有慼慼,感慨萬千,幸好您最終有情人終成卷屬,若是事與願違,方才為世間一大遺憾。」
賈瑜微微一笑,朝她拱了拱手,被人吹捧到這種程度其實也是蠻舒服的,說句難聽的,她比舔狗還能舔啊,待眾人移駕到下下個路口時,已經有不少歌館和青樓在傳唱這首新鮮出爐的傳世佳作了。
......
寧國府,寧安堂。
林黛玉將親手包好的芝麻元宵放進碗裡,薛寶釵趁人不注意,將一個物件塞進她的手心裡,她低頭一看,小臉頓時佈滿紅霞,啐了一口,那白色手帕像是塊牛皮糖,緊緊的吸附著,想甩都甩不掉。
史湘雲和迎春她們無比認真的包著元宵,按照規則,每人只許包一個,而且不能太大,鵪鶉蛋大小就好,省得把賈瑜撐出個好歹來,因為這東西特別墜肚子。
薛寶釵附耳道:「林丫頭,你一直要強,那麼我們能做的事,你能不能做?」
灼熱的鼻息拍打在林黛玉精緻小巧的耳朵上,她心中不由得升騰起一股異樣的感覺,耳朵是她身上的敏感地帶之一,以往只要賈瑜控制住此處,她很快就會失去反抗和思維能力,任由他擺佈和採摘。
「你們能做,我當然也能做!」
林黛玉把白手帕塞進懷裡,其實這個決定她早就做好了,不管薛寶釵提不提出來,她今天晚上都要向賈瑜開口索求。
「是嗎?不過我不相信你,除非你答應讓我在旁邊監視,怎麼樣,敢不敢?」
林黛玉想都沒想就點頭應了下來,但很快便後悔了,可大丈夫一言九鼎,小女子同樣也要一言九鼎,反正不是沒有和她一起服侍過他,還有什麼好羞澀的。
「我今兒身子不爽利,放心,我不會和你搶,今晚他是你一個人的」,薛寶釵伸手在林黛玉的細腰上輕輕捏了一下。
正說著,賈瑜滿臉笑意的從外面大步入內,大家興沖沖的圍上前,七嘴八舌的詢問元宵燈會的場景,做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閣女子,想隨意出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們絕大多數人
迄今為止去過最遠的地方可能就是城外的桂園了。
賈瑜繪聲繪色的描繪著,自然少不了把新抄的詩拿出來炫耀和賣弄一番,和那首《望月懷遠》一樣,獲得了一致好評。
......
小廚房。
貼身丫鬟們都回去了,只有九房妻妾和三春在,史湘雲往鍋底塞松木、薛寶琴拉風箱、邢岫煙掀鍋蓋、迎春和探春朝鍋中添入清冽的山泉水,四十餘顆代表著濃濃關愛的元宵被林黛玉用長長的快子依次夾進沸水裡,在蒸騰的熱氣和明亮的火光中,她們齊心協力的煮好了一大碗元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