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扶棺南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恩太重,賈瑜只能用照顧好林妹妹,然後讓嫡次子姓林來報答。
看著大紅金織蟒服和爵位金牌,賈璉非常的羨慕,自己這位二弟這是平步青雲,飛黃騰達了,才過多久,就從自己夢寐以求的三等將軍晉升成為一等寧國伯,有這樣的兄弟,自己以後要是遇到什麼事,也能有個倚仗。
得知賈瑜要在蘇州停留一段時間後,賈璉識趣的表明,自己可以先一步還京,賈瑜給了兩的銀票,賈璉笑得合不攏嘴,開開心心的收下了。
第二天,揚州城外處刑臺。
江家九族、七家鹽商滿門、二十多個落網貪官家中的男丁,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垂髫小兒,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足有上千人,全部被揚州大營的兵士押往城外的處刑臺開刀問斬。
不能說這些稚子無辜,他們的吃穿用度,錦衣玉食,都是建立在別人血淚上的,要怪只怪他們的父輩踐踏律法,違抗皇權,揚州的老百姓被他們禍害的夠嗆,強搶民女,殺人放火,他們無惡不作,哪家手上不沾著累累的鮮血。
遠的不說,就說八大鹽商往關外販賣銅鐵一事,眼下這些銅鐵已經被蒙人和金人鑄成刀槍箭矢,落在了自己同胞的身上,這要比賣糧食賣藥材更加的罪無可恕,完全是赤裸裸的資敵,僅憑這一點,他們就死不足惜,殺之不冤。
處刑官由江南東道首府金陵府的同知擔任,數萬百姓雲集在處刑臺周圍的空地上,觀看這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景,有的人怕看的不真切,紛紛上樹。
這百姓有很多都是被他們坑害壓迫過的,眼見扣在頭頂的大山即將轟然倒塌,很多人都喜極而泣,更有甚者抱著冤死親人的靈位,死死的盯著披枷帶鎖的死刑犯們,牙關緊咬,目光如炬。
賈瑜披麻戴孝,以林文成公女婿的身份蒞臨現場觀看行刑,按照他的指示,七大鹽商的家主和揚州原知府、同知、主簿等主要官員被先一步押了上來。
看著在陽光下反光的屠刀,這些人自知再無任何的生路,大聲咒罵著林如海和賈瑜,各種汙言穢語不絕於耳。
黃洪狀若癲狂,尖叫道:“賈瑜!老子就算是死了,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馬邦遠、陳培、程浚等人不甘落後,也紛紛聒噪起來,像一群面對殺豬刀時,歇斯底里慘叫的畜牲。
賈瑜目光淡淡的看著他們,他懶得和這些將死之人計較,送他們上路是最好的反擊,接過金陵同知奉上來的罪狀,拿著自制銅喇叭走上前,深吸一口氣,大聲道:“今有鹽商江、黃、馬、陳、程、汪、梁、孫八家,以及知府、同知、主簿等同謀,犯貪腐重罪、倒賣朝廷管禁物資、毒殺朝廷重臣,罪證確鑿,罪名成立,罪無可恕,奉聖上旨意,江家夷九族,其餘七家滿門抄斬,剩餘貪官家中男丁皆誅!”..
距離處刑臺近的百姓聞言一陣叫好,他們聽的很真切,遠的百姓聽不見,直接跟著別人一起歡呼。
“時辰已到,行刑!”
儈子手們把黃洪等人按在木樁上,摘掉他們背後的犯由牌扔在地上,最後一次驗明正身後,他們高高的舉起九環大刀,上面的鐵環抖動撞擊,奏響死亡的樂章,在黃洪等人最後的咒罵聲中,對準他們的脖頸,用力揮下。
黑紫色的鮮血噴湧而出,染紅了一大片地面,十多顆人頭骨碌碌的滾落,落在木地板上發出沉悶的聲響,儈子手的徒弟們上前撿起它們,往一邊的大竹筐裡一丟,隨後提來水桶,將木墩上的血水沖洗乾淨,兵士們接著把他們的父輩、嫡子們押了上來。
見主要的仇人伏誅後,賈瑜起身離開,拍馬回了揚州城。
回到林府後,賈瑜跪在林如海的靈位前,拜了三拜,沉聲道:“岳父,黃洪、馬邦遠、陳培等人已經全部伏誅,您大仇得報,小婿本來想提著他們的人頭回來祭奠您,但小婿怕嚇到玉兒她們,請您諒解
,明天一早,小婿和玉兒就帶您返回蘇州,和岳母她老人家合葬一處。”
隨後,眾人開始收拾東西,除了三百三十萬兩的銀票,林如海還留下來二六抬嫁妝和一整個書房的典籍,這其中有不少足矣讓政老爹流連忘返,廢寢忘食的孤本手跡和名人字畫。
這些賈瑜不會賣,也不會送人,這些都是岳父留下來的寶藏,他要用這些來點綴他和林黛玉共同的書房:叢綠堂,永遠儲存下去,傳與後世子孫。
三百三十萬兩的銀票很好攜帶,一直在晴雯那裡收著,目前只有賈瑜、林黛玉、華伯和晴雯四個人知道,其他人一概不知,這筆銀子賈瑜會隨身帶著。
典籍和嫁妝就不好攜帶了,總不能一路帶到蘇州,再從蘇州帶回京城吧,賈瑜決定讓華伯和賈璉用貨船先一步把他們送回京城,二人自無不可,時值春天,風多水軟,大概二十日之內即可抵達京城。
華伯是京城人,當年曾在萬年縣任縣丞,奈何因品行高尚,處處受人排擠針對,不容於官場,後主動辭官,機緣巧合下和林如海結識,林如海赴揚州任巡鹽御史時,他做為心腹幕僚一路追隨,十幾年沒有返鄉,家中早已沒了親人,用他的話說,此番回京就把老骨頭埋在故里了。
賈瑜想替他謀個一官半職,他本來就是解元功名,又和林如海在揚州暗流湧動,腥風血雨的官場中摸爬滾打十多年,經驗豐富,以他的資歷,賈瑜託關係給他安排一個縣令,完全沒有問題,但他婉拒了,說想遵從林如海的安排,在賈瑜身邊任一幕僚,替他出謀劃策。
賈瑜同意了,他隨即去碼頭租賃了一艘貨船,臨時護衛們用馬車將嫁妝、典籍和其他要帶走的東西運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