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論功行賞,太子少保(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賈母如此說,賈寶玉瞬間就不哭了,表情一改往日的痴傻,滿臉的期待和憧憬,撒嬌道:“老祖宗,那您要把她的住處安排離我近一點,我好去找她說話,還有,可別再讓賈瑜搶走了。”
儘管賈瑜再生氣,依然叫他一聲“寶玉”,可他倒好,直接直呼族長的大名,但凡知道點禮數的人都不會這麼做,這樣只會顯得他毫無教養。
“好好好,都依你,你放心,我一定給你安排的妥妥當當,不過我跟你說,那姐兒的出身是做不了正房夫人的,你可不要亂給人家承諾。”
賈寶玉心情頓時大好,又撒了一會嬌,賈母看著他神似自己亡夫的大臉,一高興賞了他十個十兩的金錠子,讓他拿出去高樂,她老封君有的是銀子,開源節流是做給外人看的,這些體己錢都是留給自己心肝肉的,可不能虧了他。
拿了賞銀,賈寶玉歡天喜地的回去找準姨娘襲人白晝宣Yin去了,賈母之前被他央磨的沒辦法,只得同意把傅秋芳調給他做了房裡人,聽說倍受寵愛。
其實他更喜歡的還是男風,秦鍾以及智慧兒已經滿足不了他了,他最喜歡的還是賈薔,生得又好,又會伺候人。
賈寶玉之前曾讓茗煙四處打聽賈薔的去向,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偏遠的西五莊找到了,他找了個機會,屁顛屁顛的跑到田莊,準備與其再續前緣。
看著眼前一身粗布衣裳,灰頭土臉,在地裡除草的賈薔,賈寶玉久久不敢相信他就是自己日
思夜想的薔兒。
見到來人,賈薔的眼淚頓時如同決堤的江水,傾瀉而下,連滾帶爬的就朝他跑來,許是他看起來太過嚇人,許是心裡落差太大,賈寶玉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反應過來後迅速翻身上馬,一騎絕塵,毫不猶豫,任憑賈薔在身後哭喊。
......
皇宮,上書房。
散了朝,景文帝換上一件黑色紋五爪金龍袞服,他滿臉笑意,太祖、高祖和太上皇沒都有解決的事,他做到了,即便倭寇未來春風吹又生,再捲土重來,有了這次的大勝和經驗做基礎,他們也討不到什麼便宜,再想像以前那樣如入無人之境,基本上不可能。
坐到龍椅上,景文帝接過許皇后遞來的參茶喝了一口,把奏摺遞給李基,開玩笑道:“李愛卿,水溶,賈瑜此番進貢給朕的賀禮有些重啊,你們說說看,朕該如何回禮才好?”
李基接過奏摺,仔細看了一遍,拱手道:“陛下,老臣覺得,賈瑜所擬玄策軍陣亡受傷者的撫卹標準可以落實,至於他本人的封賞,依老臣之愚見,他年齡尚幼,若是再晉升爵位,對他接下來的成長會不利,畢竟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不若加個品級高點的虛銜。”
“陛下,李公言之有理,臣附議。”
水溶雖然也想看到賈瑜晉升爵位,成為他們開國一脈的實權武侯,但他所立下的功勞夠不夠且先不說,他這個年紀若是就取得如此高位,以後再立幾次大功說不定就要封無可封,對他不利。
陳賢從外面走了進來,跪拜道:“兒臣給父皇和母后請安”,起身後,又主動與李基見了禮。
景文帝對這個未來接班人還是很滿意的,很早之前便讓陳賢參與政務,輔佐管理前朝,他外出狩獵或者遊玩的時候,都會讓其暫時主持朝政。
“太子,你來的正好,賈瑜此番為朝廷立下大功,李愛卿和水溶都建議朕暫不晉升他爵位,朕想問問你的意見,你覺得加何虛銜比較合適?”
陳賢躬身道:“父皇,不如授其太子少保,可嘉其功德,成人和之美。”
太子少保在國朝是正二品,一般作為一種榮譽性的虛銜加給重臣和近臣,是太保的副職,與其一起保護太子的安全,它不被賦予任何的權利,只是每個月能領到一些俸祿罷了。
不過太子少保之位已有其人,加封賈瑜這個虛銜,彰顯的是恩寵和信重,正常情況下,他不用時常去東宮點卯。
景文帝見李基微微點頭,稍作沉吟後,撫掌讚道:“此言大善,朕亦如此想,那便加他此銜。”
陳賢跪地謝恩,心裡高興不已,將來能有這樣的臣子輔佐自己,成就一番遠邁先祖的霸業,真是一件很值得期待的事,心裡打定主意,等他回來後自己就在東宮設宴,替他接風洗塵。
許皇后輕聲道:“陛下,這孩子父母的追封是不是也趁此機會一起賜下?按理說,他當初承襲三等宣威將軍時,就應該追封他生母為三品淑人了,這孩子很不容易呢,眼下又捨生忘死的立下這種大功,您可不能虧待他。”
景文帝笑道:“梓童說的是,朕早就想好了,追封他父親陳致為榮祿大夫,追封他生母陳氏為一品夫人。”
這裡有兩點值得說明,榮祿大夫在國朝為從一品文散官,多被用來追封,因為品級太高,捐是捐不到的,它雖然和林如海從一品太子少傅一樣,但兩者沒有可比性,不是一個體系,也不在一個層面,後者遠比前者貴重,而且當今追封臣子父親官職的例子極其少見,這是很重的加恩了。
按照禮數,這個一品夫人輪不到賈瑜的生母陳氏,應該追封給他的嫡母(早已死去),這樣做有背祖制,不過天子言出法隨,倒也沒什麼大問題。
“賈瑜抗倭有大功,授太子少保,餘下眾人皆有功,皇城司僉事李縱封破虜將軍、南司都指揮使柳湘蓮封伏波將軍、
東司都指揮使位懷清封平海將軍、蘇州府同知唐溫授台州府知府,令一等伯趙全即日接任防倭軍務都指揮僉事,統領玄策軍,鎮守江南,賈瑜完成交接工作後即刻還京,不得有誤。”
破虜、伏波和平海雖然都是雜號將軍,在武官序列中均為正四品,但對於李縱三人來說,這封賞已經可以了,以後也是正兒八經的將軍,唐同知連升兩級,從一府副手搖身一變,成為牧守一府的大員,也算是功德圓滿。
除了他們幾個,還有很多立下戰功的玄策軍將士以及賈瑜那些護衛被封賞,連賈琮都撈到了一個翊麾校尉(正七品,武散官。)
中書舍人很快便擬好了旨意,雙手奉上以供御覽,景文帝確認無誤後,著有司即刻派人去臨安府傳旨。
自此,賈少保之名,傳揚天下。